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7:01: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态度。

3、理解文中的重点难点之后,让学生掌握文本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数:总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的两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诗经》、《楚辞》,汉魏晋诗歌以及唐诗宋词中的部分文章,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感受了古典的魅力。今天,我们需从古典回到现代,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而鉴赏应该注意:1、掌握文章的思路,以“我”为主;2、把握作者所赋予的情感,因“实”出“虚”;3、深入品味语言,理解“情致”与“文”的联系。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5页,我们就来再次走近鲁迅,学习他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课题)

然而,鲁迅这个“朋友”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他创造的文学是“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且有独特风格的

“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鲁迅,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以犀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与尊重。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永远都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钢铁战士。毛泽东评价他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鲁迅,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鲁迅的作品,逐渐地认识鲁迅。

二、写作背景

(以上说了那么多,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军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航使入天津大沽口,制造了大沽口事件。之后,日本联合英美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并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种种无理条件,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声讨日英美等国的罪行。

会后,到段政府前请愿。当游行队伍来到段政府国务院门前时,遭到军警的排枪射击和大刀破杀,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即在遇害者之列。4月1日,鲁迅写作了《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并以此文来深切哀掉刘和珍等遇难者,借此对“三·一八”惨案进行评述。当然,还在《空谈》、《可惨与可笑》、《无花的蕃薇之二》等文章中也有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

就在3月18日当天,鲁迅正在写作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下午得知惨案发生后,鲁迅愤慨地说:

①如此残虐险恶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是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哥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

②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最后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而在当前,世界局势不断地动荡,美日等发达国家借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牢记历史。

三、分析文章

前面,我讲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正式看课文的内容,我们先来学习全文的第一二小节,请大家先看到第1小节的第1段。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文章开头就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含有揭露的意味,这里强调这个重大历史时刻,对人心起到一种提示和警醒。而“二十五日”就是女师大为在段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一天,鲁迅在这一天,却独自徘徊在礼堂外,表明了鲁迅无法承受烈士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在徘徊中沉思。遇到程君,问起为刘和珍写了点什么没有时,鲁迅还在沉思中,一下子就愣住了,只说“没有”,程君就“正告”鲁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因为她生前很爱看鲁迅的文章。从整体来看,这一段总写在北京女子师大追悼会上“我”被“正告”有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的缘由。

(接下来,请大家看到第2段)

“这是我所知道的……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生活艰难的同时,刘和珍毅然预订《莽原》全年,指出刘和珍是一个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青年。“毅然”一词又体现出她的勇气和果断。后面,“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大抵却只能如此而已”,反复强调“却只能如此而已”,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表达出鲁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来悼念死者,深表歉意。

在这一段中,我们如何来理解“安慰”一词的含义呢?请大家思考。 明确:如果存在“在天之灵”,则对遇难者和作者自身都可以得到安慰。 (我们了解了前两段的内容之后,请大家继续看到下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