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灰土回填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9 14:27: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素土回填

待基坑普探、验槽结束后,基槽用压路机碾压,压实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素土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填土频率控制30cm/层,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分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在松铺厚度、含水量,平整度均符合要求后,用16T压路机碾压4—6遍,进行压实达到设计密实度。

二、3:7灰土回填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A、复测用于控制填方的坐标点和水准点做好记录。 B、清理基底、验收底标高、计算签认。

C 、根据设计要求压实系数和击实试验报告确定施工干密度 D、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机械

本工程为机械土方回填,一台16t压路机、筛土机一台、一辆50型一辆40型装载机,蛙式打夯机一台,填土前必须进行机械试运转,并填写机械试运转记录。 (3)工具用具:

铁锨、手推车、环刀、天平、削土刀、酒精灯、碘钨灯、污水泵两台。(4)监测仪器:

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

2、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方案 技术交底 材料检验记录 基土清理

弹线、设标志 灰土拌合 分层摊铺 素土料检验 夯压密实 不符合 质量记录 检验 符合 找平 转入下道工序 不符合处置和再验收 技术准备 物质准备 施工准备 施工设施准备 作业条件准备 (2)弹线、设标志

在基坑的边坡上钉好水平木桩,作为控制摊铺灰土厚度的标准,

做好测量放线。 3、施工方法 (1)填料要求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碾压质量。在碾压前应先试 验,以达到符合密度及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碾压遍数。 土料最优含水量为14%~18%,现场以用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袋装石灰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 (2)基底处理

基底采用顺填施工。即由里向出口倒填,摊铺完成后进行碾压密实,碾压过程中若局部出现橡皮土应挖除重新采取局部加深办法处理,直至基底正常。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

(3)灰土拌制

3:7灰土拌制筛土机拌制,用50型装载机装土,将大颗粒土块,树根等有机物筛分出来,考虑到施工环境特殊及环保要求,设置除尘棚,除尘棚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彩条布围护,并适量的洒水除尘。 (4)机械填土方法

装载机铺土,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 铺土分层进行每次虚铺土厚度不大于35㎝,本工程铺土从北向南 施工,并避免装载机在虚土上碾压,人工平整土方时,用水准仪控制

标高及平整度,保证每层土方一次平整到位。 (5)填土的压实

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以压实系数入表示 ,本工 程灰土分10层进行回填,压实系数设计要求≥0.97。选用16t的碾压机,每层虚铺厚度30~35㎝,每层压实遍数4~6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部位。上下两层接缝距离不宜小于500㎜,接缝处应夯实密实,并做成直槎。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使速度一般碾压不超过5㎞/h, 并要控制压实遍数。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15~25㎝。避免漏压,运行中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500㎜。以防发生溜坡倾倒。边角边坡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铺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

灰土应当日铺填夯实,入坑灰土不得隔日夯打。本工程施工将近 雨季,应备够足够的彩条布。并在基坑东西两边挖积水坑,基坑上口 周围设置斜坡,以防雨水流入基坑。以保证灰土在基坑内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刚打完的灰土,如突然遇雨,应将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补夯。 4、质量控制

(1)机械回填土方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植 单位 主控 1 地基承载力 数值 按规定方法 检查方法 200KN/M2 项目 2 压实系数 一 1 土料有机质含量 般 2 土颗粒粒径 项 3 含水量(与要求的目 最优含水量比较) 4 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 ≥0.97 % ㎜ % ≤5 ≤15 ±2 现场实测 实验室焙烧法 筛分发 烘干法 ㎜ ±50 水准法 填方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项 序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植 单位 主控 1 地基承载力 项目 2 配合比 3 压实系数 1 石灰粒径 一 2 土料有机质含量 般 3 土颗粒粒径 项 4 含水量(与要求的目 最优含水量比较) 5 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 (2)严格控制填料的厚度,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土2%以内。

㎜ ±50 水准法 数值 按规定方法 按拌和时的体积比 现场实测 筛分发 实验室焙烧法 筛分发 烘干法 检查方法 200KN/M2 3:7 ≥0.97 ㎜ % ㎜ % ≤5 ≤5 ≤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