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4:57: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武新虹

来源:《教师·上》2017年第12期

摘 要:我国各地区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普遍较差,除了学生没有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更大的原因在于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忽略了对生活中各方面的观察,造成学生作文多数都是胡编乱造的。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这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7-28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热议的焦点。以小学生自身生活经历为写作的入手点,既能使作文内容更加真实、更加生活化,也能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灵感,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本文浅谈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感受生活的多元化,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就是代表着强化小学生语文习作的生活化教学,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实践中,真正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转变他们当前“学而不用”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故乡的河》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展开有关于描述自身家乡故事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欣赏所在地的自然风光与山水文化,真实地体验故乡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教师可带领小学生参观自然风光,并让他们亲自参与农民工作,让他们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农民种田的不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并将这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都用文字描述出来。这样,学生在体验真实的生活下,既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风情,也能获得丰富的生活与情感体验,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深入校园,从校园中寻找写作素材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如今小学生在学校只关注怎样玩乐,忽视了校园本身也是一种写作素材。因此,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过程中,可引导他们对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进行观察,便于其在写作中合理运用。如在植树节活动中,学校会准备一些活动,教师可带领学生观看,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演者的语言神态、人物动作等,并让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引导小学生练习观看的内容,描绘出整个观察过程。学生在所熟悉和了解的校园活动中,主动挖掘自身可以利用的素材,够使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在写作时有东西可写。 三、语文作文课堂内容与生活化内容有效转化

将作文课堂内容转化成为学生生活的内容,这一措施是为了让那些生活经验缺乏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此丰富自身的生活阅历。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课堂教育教学平台,将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内容转变成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达到增长学生生活阅历的目的,确保学生作文内容具有生活化的特征。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坚毅”“爱国情感”“勇敢”等情感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可结合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并针对“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行为进行激烈地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若你是五壮士之一,在被敌人包围后,你会怎么做?”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每个学生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样,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后给予一定的肯定,进而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这篇文章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能将书中的知识内容转化成为自己的内容。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不能草草了解一下就一带而过。

四、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周围事物,提高想象力

想要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生活化特点,教师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具体措施可以从生活方面、课堂教学方面、写作方面入手,换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双会观察生活的眼睛,在观察生活中引导小学生积极写作。语文教师应不断鼓励小学生,让小学生用最生动和最精彩的语言来描述出自身的生活,以实现学生之间生活经历的共享,使其在共享中不断提高。这样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交流,也拓展了小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教师可鼓励小学生运用口头语言来描述自己与家人出去旅游的经历,并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以传递给学生写作思想。 在学生写作中,想象力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教师可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在课堂中多布置一些任务,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并积极完成这些任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写一篇与理想有关的作文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谈一谈自身的理想,并讲述一下“若在实现理想时遇到困难该怎么办?为何有这个理想?”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在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想象空间,让他们在想象中自由翱翔。 五、热爱生活,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

(1)让小学生对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认真聆听,使其在聆听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动听的声音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生活中的声音也可以有这样的魔力。因此,在教学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适时为小学生播放来源于生活中的声音。例如,早晨公鸡的鸣叫、下雨的声音、大街上商人的叫卖声,等等。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这些声音,让学生猜测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哪里发出的声音。在声音的感染下,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自己平时忽略的,之后与其他学生互相交流,共同用文字将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

(2)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点拨学生,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也不例外,也是源于生活的。因小学生常常忽略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小学生学会用视觉和听觉来观察生活。例如,在学习《养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了解作者老舍在写这篇文章时的感受,从而进一步引导:“你们谁有养花的经历?知道同种类型的花有不同的种植方法吗?那就写一篇以养花为主题的作文吧!”这样,学生可在课余时间内调查同一种类型的花朵不同的种植方法,并观察自己家里养植的花的类型,最后写出一篇融入自身生活体验的文章。 六、以生活为主,提高写作积极性

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提及一些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话题,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小学生有关的话题可以马上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讲。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讲述小学生感兴趣的综艺节目、动画片等,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与教师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可以与教师谈论任何自身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这对教师引导学生写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若教师预留的课外作文写作题目是学生感兴趣的综艺节目或者动画片观后感,就可以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使学生喜欢上写作。

总而言之,生活化语文教学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意义重大,让小学生加强观察和体验平常生活,有利于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词汇。因此,教师应将写作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融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联系性,这样学生也会在生活中主动寻找语文知识,在语文写作中积极运用生活知识,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对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韩庆贵.基于汉语文化背景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83-284.

[2]韩燕娇.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2):173. [3]陆 阳.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版),2011(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