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模式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8:0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模式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我们平常所经历的课堂基本上都是常态课堂。因而重视并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下面我就这四种类型课的教学模式作一探究:

一、新授课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可为四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不全知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活思维。教师顺势利导,引入新课。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2、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该环节旨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索和讨论,并协助解决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困难。当学生的探索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引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这个阶段是此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要精心组织、引导,要保证学生做、说、讲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越疽代疱,教师不能直接说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耐心引导,细心指导,逐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去体会和体验,真正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领会和理解。这个环节大约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

3、巩固深化,自主建构

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学生建构知识、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其基本形式是练习。只有经过充分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能力、开发智

力。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基本练习在先,拓展练习在后。基本练习具有例题特征,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练习是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本环节15分钟左右,根据第二环节的时间适当调整。

4、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作为一节课的终结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然后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精神状态进行肯定,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继学习的信心。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