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2:03: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

云南昆明市寻甸县凤合镇中学 邓怀仙

摘要:《活着》用第一人称自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老人——福贵充满苦难的一生。他的人生经历了从富裕到贫穷的巨大变化,甚至承受了所有的亲人全都死在自己前面的残酷现实,最终只能和一头老牛相依相伴度过余生。面对一次又一次苦难遭遇的沉重打击,福贵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死亡,他总是忍耐、坚强、乐观的活着。作者塑造福贵形象的根本意义在于启迪人们认识活着的真谛,最终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金钱、地位、权利,甚至不是为爱情、亲情而活。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活着才是生命的本质。 关键词:苦难遭遇、坚强乐观、活着的真谛

《活着》是余华在20世纪风靡文坛的先锋作品。他以一种俯视人生的高度,穿透种种表象,揭示了活着的真谛。

《活着》中的福贵出生于富裕地主家庭,年轻时衣食丰裕,吊儿郎当,嫖赌成性。疯狂赌博中输光家产,由“少爷”沦为“穷人”。继而气死父亲,怀孕的妻子家珍被岳父接走,母亲劳累成疾,福贵进城抓药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枪林弹雨中侥幸存命,回到家,老娘已死,爱女凤霞因为高烧而成了哑巴。

屡遭不幸的他终于有了一个团圆的家。他欲靠自己在泥土里扒拉养活一家。但贫穷还是威逼他送掉女儿以供儿子上学。成年累月的劳累使妻子积劳成疾患了软骨病,儿子为了救县长的夫人——校长而被抽干血身亡。女儿好不容易出嫁并怀有身孕,却因为产后大出血死去,妻子也

相继撒手西去。圆满的家庭缺口屡现,最后只剩他与女婿、外孙相依为命,可谓祸不单行。亲人惨死的悲剧并没有结束,不久女婿也撒手归天,外孙在饥荒中被外公亲手煮的豆撑死。可以说,常人所有的不幸都聚集在他的生命旅途中。死亡、贫穷、苦难是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他身边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都被死神相继带走。他却卑微而坚强地忍受着生活中的苦难和意外,虽然伤痕累累,但他却能努力而又淡然的活着。他生命最终的升华是启示人们生命的意义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不过是虚妄而已。

余华用他的冷漠给读者的双眼涂上辣椒,使人不禁潸然泪下,但作者并非是为了博取读者的同情和眼泪,而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启示人们去认识活着的本质。以下我从四方面浅析福贵形象的现实意义:

一、人生苦短,命运无常

“人生苦短,命运无常”,“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福贵的一生是对这些话的最好证明。虽然我们都希望生活永远幸福团圆,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离死别、苦难遭遇还是会时常拜访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永恒的遗憾,我们无法逃避,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懂得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成败得失,以及一切的苦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活着。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活着就是不屈,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心中活着的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相信逆境和磨难不是憾事,相反,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营养,因为只有经历磨

难的洗礼,人才会成长,才会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

福贵如果没有苦难的磨砺,他可能永远是个寄生虫,永远长不大,甚至永远是个二流子。所以应该感谢苦难,是苦难让他变得成熟,变得坚强。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正是因为艰难困苦的磨砺,才造就了保尔顽强、执着、勇敢的高尚品格。是艰难困苦使保尔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

二、福贵的性格特点

第一是忍耐;余华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一条缓解痛苦的有效的途径——忍耐。面对苦难,福贵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没有心如刀绞的呻吟。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都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福贵为何能“忍耐”,是因为他把苦难的原因都归结为命。就是人们常说的“富贵在天,生死由命”。宿命论使困难中的福贵产生了忍耐、甚至是麻木的性格。“命”给自己生活的苦难一个理由 ,“命”成了福贵苦难生活的罪魁祸首。

例如,他嫖赌成性,挥霍完祖先家业后生活贫困潦倒,一贫如洗,他认为是命该如此。他说:“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他活得比别人长寿是命,那他败掉家业因祸得“寿”也是命。以宿命解释生活苦难,使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