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中国式养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0:26: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尴尬的中国式养老

作者:夏淑媛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第07期

尽管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对于年轻人老说,尽早开始为以后的退休生活投资非常有必要。毕竟,在最能赚钱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对未来过于乐观,而在乐观时保持谨慎永远不会错。

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已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人,超过新增人口数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人,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冰冷而严峻的数字面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不再是雾里看花。 老龄化时代下的巨大养老需求

在老龄化道路上,没有什么市场像养老业一样,呈现巨大的需求并与一个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预计到2030 年,我国商业养老保险金领取需求可能达到0.9万亿~4.23万亿元,给养老保障供给提出严峻的挑战。记者对中国平安、太平洋、泰康等几家公司的老年健康保险产品调研发现,目前老年人健康保险年均交费在450元左右,按照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2.16亿人计算,市场容量已经达到972亿元。而目前市面上已有的保险产品中,老年健康保险产品还相对较少,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已有的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保险中,价格从300元到500元不等。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将来能拿多少退休金

本刊在微媒上发起“你知道以后能拿多少退休金”的小调查,大约一个小时里收到的几十个回复中,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内地城市,无论是在外企、国企还是民企,大多数人表示不知道,只有两人说出了大概的数字,一人来自事业单位,一人是“听说的”。

记者登录政府部门相关网站想找到答案,立刻被“便民服务”栏目里的答案“凌乱”了。页面上给出了这样3个公式: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计算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时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Z1+Z2+……+Zm-1+Zm+1×n)÷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式中,Z为参保人员的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参保人员退休前1月、2月……m-1月、m月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除以对应的本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n为缴费月数。 通过这3个公式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还只是自己领取的一部分养老金。另外一部分,是自己个人账户上的历年积累,这些积累会分成12份,每月发一份,分10年发完。其他城市的具体规定有一些差别,但要理解起来也都是很有“难度”的。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能拿多少钱的原因。

当下年轻人对养老乐观,但知识和养老储备薄弱

花旗银行与友邦保险联合发布的2015年年度《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洞察报告》显示:当下我国的年轻人是全球最乐观的。这份报告所覆盖的受访者为13个大中城市的年轻人,7成以上的受访者对实现“自由而舒适的养老生活”目标有信心,还有27%的人计划提前退休。 报告同样调研了已退休人群,他们表示养老生活并不开心。现在的退休人士有的会持续工作,直到帮忙照顾第三代,时间和资产也大多用在了第二代和第三代身上。这还是经济宽裕的情况,而一次大的医疗支出就可能让他们花光所有积蓄。1/3的已退休受访者承认,按照目前的资产,眼下的生活水准仅能再维持10年。

对于从小生活在经济增长中的年轻人,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每年都可以加薪,资产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会有足够的钱让我们不用工作也能保持体面的养老生活。

养老需要多少钱?目前,4000元/月已经是国家退休金中较高的水平,但这些钱却显然无法满足一个人在大城市的生活,而未来的养老开销只会更大。如果仅以受访者的预期看,每个家庭需要的养老金为198万元,但他们平均的储备(加上房产等资产)只有132万元。 这仅是现状,以后可能更糟。缴纳养老金的人在减少,领取养老金的人在增多。而受访的大多数人仍把国家退休金和存款当作自己最主要的退休储备。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的养老信心指数为71.6分,与之相对的是,他们的养老储备指数仅为43.4分。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人们都没有准备,或者说他们不知道该为养老做怎样的投资。实际上,在成熟市场,从年轻时就开始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是最常见的投资手段。只不过在中国,商业养老保险还远未普及。75%的受访者现已持有人身保险产品,但持有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的受访者仅占21%。人们甚至搞不清商业养老保险的目的。

在报告中,受访者对于“退休养老金融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9%,甚至高于他们对一般金融产品的预期(7.8%)。养老保险的特征是安全稳健、收益明确,这决定了它不可能享有动辄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一般退休养老金融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甚至更低。 “现收现付”模式遭遇到供养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穿越数字与情绪,回到养老保险制度本身——正是这一制度,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大半生。世界各国的选择证明,养老从无完美制度,不是当代人作牺牲,就是下一代人作牺牲,我国选择了工作一代养退休一代的“现收现付”模式,毫无疑问会遇到供养难题。

1994,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福利增长的政策》中首次提出了建立养老年金的“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是强制和非积累制的,是由政府管理的待遇确定性(DB型)职业养老金制度;第三支柱是政府提供税收激励,个人自愿参加的养老储蓄计划。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探索建立以三大支柱为支撑的养老保障体系,到现在,我国虽然初步搭起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架构(见附图),但第一支柱负担过重;第二支柱覆盖范围窄,对国民养老保障功能有限;第三支柱方面,我国尚未就税收递延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做出整体的政策性安排。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基本养老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1997年中国就提出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目标,但随后的改革主要集中于公共养老保障领域,通过“改制、扩面、提升统筹层次”等一系列改革,基本实现公共养老保险的全覆盖。而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等市场化手段发展滞后,所占份额比较小,没有在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收入来看,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收入分别为25310亿元、2510亿元和1600亿元;积累基金分别为31800亿元、3845亿元和7689亿元;保障人群分别为34124万人、50107万人和2293万人。覆盖近4000 万人的职业年金还未正式运作,鼓励和支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政策还未真正落地。这种公共养老金“独撑天下”的格局严重影响养老金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尽管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但对于年轻人老说,尽早开始为未来的退休生活投资非常有必要。无论是为了更好地照顾至亲,主动掌握自己的生活,还是不给他人制造麻烦,在养老这件事上未雨绸缪总是对的。毕竟,在最能赚钱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对未来过于乐观,而在乐观时谨慎永远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