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岗检的认识与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40: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岗检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在新时期岗位责任制是大庆会战中创立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业管理制度的伟大创举,它使企业有了基础管理体系,企业从上到下划分了职责权限。本文阐述了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实质是对企业规章制度落实通过事实来做出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然后对症下药,使问题越来越少,逐步向我们要求的结果靠近。。岗位责任制工作的内容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 岗位责任制

1、引 言

近年来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给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带来很多冲击。使传统的、本土化的管理经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得少数管理者和一部分员工认为岗检工作可有可无,有淡化的趋势。受其影响,在工作中也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很简单的促进工作、改进工作、解决工作中一般性问题的手段,打短、平、快。岗检工作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要求、检查上。虽然有效果,但更多是一种短期行为。

2、内容:

(1)必须确认岗位责任制约束力、培养力的特质。任何制度具有约束力的特性,也有培养力的特性。因此我们必须确认岗位责任制同样有这样的特质。这是制定执行岗位责任制,开展岗检责任制检查工作的前提。通过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来培养现代员工的行为,培养现代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办事的企业理念。只有完善的制度,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企业经营才会入道,才会有发展的广阔空间。

(2)开展岗位责任制检查,必须深化有所创造。从查表层逐步向查深层迈进。企业中经常性管理工作在表象上表现为一种重复,久而久之,重复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就形成了平静的湖水,没有任何波澜。企业管理活力少了,企业就缺少了竞争力。不同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不高,执行层的执行力不强,员工整体素质提升还存在许多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作为岗检的内容来查缺少新意。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可以规定员工工作的需求,但难以界定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对不同层次员工不同需求进行分析,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管理理论作为岗位责任制落实的支撑,从查责任心到查责任制;从查责任制到查操作规范;从查操作规范到查规定动作;从查规定动作到查成绩效;从查绩效到查责任心,形成一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超势,就会使岗检工作逐步深入。而这个认识过程又来自于长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熏陶。怎样使岗检工作不仅查表象、查纸面,更要

查原因、查内心。让岗检工作要求深入到员工的思想意识中,物化在工作上,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3)运用系统理论,再造岗检工作新模式。一个好的企业往往拥有一套与其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管理框架支撑。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管理思路,有些在工作中予以借鉴。同时,在我们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又遇到各类体系(质量、安全、环保、内控、QHSE、基层建设)等专业体系推广,这些体系在推行中又不可避免与岗位责任制以及其它规章制度发生联系,不可避免发生一些交叉影响。由于整体管理体系不完备弱化了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因此,必须进行岗检工作流程再造,创造涵盖全厂生产经营、党建、行政管理的全新框架。人人有专责、事事有标准,操作有规程、考核有依据,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一个完备的管理体系中,使岗检工作的效能更能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体系形成一种自我循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流程模式去推动管理整体模式的效能发挥。比如培训问题,多少年来始终没间断地抓,各级管理者皱紧眉头想法子,动员磨破嘴皮子,培训手段用币子。可从总体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员工对业务学习还是没有动力,技能增长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费力不讨好,花钱不见效”的局面。员工缺乏提高业务技能的内驱力,“会多了不多挣,会少了不少拿”。啥也不会照样有饭吃。试问谁还有学习的动力。其实质是我们没有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对员工的岗位责任制的责、权、利考核是脱节的。假如我们有一个《优秀人才管理办法》和与之相配套的选拔、奖励、晋升机制,就会出现不同的局面。如果我们依据企业管理的内在管理规律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各项工作就肯定就会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3、关于建立岗检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1)企业必须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责、权清晰的岗位管理体系,这是企业管理的必然内在要求。相对于其它专业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工作具有现场性、日常性、复杂性、重复性、基础性的明显特征。其落实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效果。因此,我们将通过139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进一步修订岗位职责,明确责任主体,理顺管理程序,通过细化检查标准,拓宽检查内容,将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都能时时、处处、事事体现岗检的思维方式、理念。做到岗位技能与岗位责任心同步提高,管理水平与岗位责任制创新同步发展。逐步形成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线,以落实各项经营管理制度为举措,以全面提升管理为目标的科学管理体系。

(2)对岗检工作宣传、贯彻要做到经常化,具体化。同时要进行强化、固化。使每名员工履行自己职责时都有岗检基因的遗传影响,形成有自己企业、员工队伍特点的一种本土化的管理文化。同时要不断改进岗检工作办法。如岗检工作由查、改、评(检查、整改、讲评)向查、改、析、思、提(检查、整改、分析、思考、提出新举措)的新的思维模式进行转变。尤其是在日常考核中要将岗位责任制内容进行量化、细化,把经济责任制考核过程作为岗位责任制落实检查过程,形成管理中的良性循环,显现岗检的作用与威力。

(3)在组织、架构、实施方法上不断调整,尤其是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整体效能的发挥上有所突破。世界著名企业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划好。我们要提高管理水平就是要在规章制度、体系繁杂的情况下找到简化的方法和途径,找出关键控制点和要素避免重复、繁杂,做到清晰运用。岗检工作的特点客观上是一种检查机制、督导机制、促动机制。因此,在管理的各项制度当中显而易见就具有引导、导向功能,而这种引导、导向不是单打独斗、发号施令,而是要把岗检管理思想、管理意识融入到这些规章制度,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做到有形、有魂,甚至到无形也有魂。比如说我们有“班组管理十大制度”,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反违章禁令”,“学规程、杜绝违章”等等怎么来执行,怎么能执行好,都需要我们通过系统思维对各项管理控制点和要素进行整合。

回顾历史,也会对我们开展岗位责制有所启示:1993年的“三学”活动,那个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每个人都投入到“三学”中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创出了新水平,新辉煌。许多单位跨进了先进行列,尽显风采,我们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有了整体的提高,有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效果,真正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探索新的模式,形成平面主动,层面互动,主体推动的岗位责任管理体系,使岗检工作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