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十次周练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45: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十次周练

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第1~2题。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

A.气候 C.洋流

B.地形 D.植被

2.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C.水土流失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D.自然资源不足

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根据相关知识,完成第3~4题。

3.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4.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 A.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 B.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 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 1 -

D.气候恶化,生态环境破坏

5.2010年7月16日晚,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造成海面污染。海事部门迅速组织船只和人力,全面清除海面油污。海事部门要想掌握油污的蔓延方向,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 GIS B.GPS C.RS

D.人工测量

下图为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是( )

①提升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图中甲向乙大规模调配的资源,最有可能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电力

D.水资源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砍伐

10.A、B两图的荒漠化分别表现为( ) A.斑点状水土流失 大面积水土流失 B.大面积草场被破坏 斑点状荒漠化圈 C.斑点状荒漠化圈 大面积草场被破坏 D.大面积水土流失 斑点状水土流失

- 2 -

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完成11~12题。

1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中线前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12.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有( )

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是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⑥因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A.①②⑤ C.①③④

B.②④⑥ D.④⑤⑥

下图是“山西省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增强交通运输的压力 B.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