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4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 国家高度关注安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注重安全,中小学校狠抓安全,校园应急管理初见成效。但国际环境、社会矛盾、无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等等影响校园安全,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学校应急工作责任不断扩大,学校如履薄冰。不少学校应对机制尚未健全,管理是粗放型,处置不当、处置不利时而有之,苦于问题处理,疲于应付检查,这让校长、教师心力交瘁。因此,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既是一个尚未得到足够探究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须找寻规律与解决之法的实际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研究《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个课题。 二、研究意义 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小学校园应急教育以及应急管理理论;实践上可为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在教师中开展安全培训提供决策咨询,可为中小学校创新安全管理提供策略与方法,同时,可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进行应急教育提供指南;有利于校园应急机制形成,有利于提升师生、学生家长应急意识与生存技能,促进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研究综述 国外应对突发事件机制建设早于我国,成果多,效率高。如美国建立了自行启动、高效运行的应对危机的机制。应对机构职责分明,相互协作,相互救援,无危机管理真空。其校园安全管理更为可取,一是注重校园安全立法,颁布了《学校安全法》;二是应急管理的系统性,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当地警方、学校与法律实施机关,学区代理人、鉴定部门,未成年人案件负责部门、社区、健康福利部门等组成联盟;三是常开展预防演练;四是注重突发事件的防范,注意风险评估。再如俄罗斯,在1994年就设立应对危机的紧急情况部,构建了应对危机事件的法律体系和较完整的现代危机管理体系,决策效率高,控制和规范了媒体的宣传报道,能有效借助传媒缓解社会紧张状态。俄罗斯的学校高度重视应急教育与培训,学生到18岁基本上独立生活,生存能力强。 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工作起步较晚。从实施来看:最早的有宁资利、金舒等学者主要探索政府应急管理;漆小萍、张满生、刘佑生等学者探索学校应急管理,用于大学。张维平、石连海、吴德刚、郑增仪所出版的专著均属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许多中小学开展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安全教育与安全问题的处理上。从学术研究来看: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以\校园突发事件\为检索词,检索到唐志莲的《校园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等5篇,没有一篇讨论中小学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以\中小学突发事件\、\小学突发事件\、\中学突发事件\和\学校突发事件\为关键词检索,均没有查到相关文章;以\课堂突发事件\为关键词检索,只查到吴文海的《影响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七种意识》、徐丹蓉的《处置课堂突发事件之我见》以 及靳喜峰的《教师艺术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3篇,但与本课题讨论的主题关联不大。从\主题\检索看,以\小学突发事件\为\主题\检索,查到陈敏等的《湘西自治州2005-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等2篇;而以\校园突发事件\为主题检索,发现43篇文章,单纯以\中小学\为讨论对象,只有肖建国的《校园突发事件的法律制度对策--中小学依法治校专题研究之四》、胡利红的《理性·快速·果断·高效--一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与思考》、张晓东等的《农村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张玉丽的《试论公立学校突发事件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机制》等4篇。这些文章均没有全面的论述中小学所能面对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或是单一事件的处理,或是法律角度的讨论。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关于高校的多。只有《苏州市中小学生安全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对策研究》与戴恒屹的《我国中小学突发事件及其管理研究》两篇硕士论文。 综上所述,国外对安全教育与应急管理研究比较早。国内侧重于安全教育及其个体生命的 尊重与保护的研究,对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的研究,尚缺深度与广度,许多中小学校还未建立系统、高效的应急管理理论框架与应急机制,也未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中小学”:本课题指公民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中(含职业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学校等。 “校 园”:本课题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定格在学校围墙内的范围;广义:指学校师生员工所发生事故之处,全部涵盖在校园区域之内,如此探讨应急管理问题,其触角会更广、更远、更深。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应对”,指致力于一场校园突发事件的短期的、直接的后果的行动。它包括在事件中拯救生命、减少学校损失、保全学校名誉的全部行动。 机制:《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多用于自然科学,mechanism 指机械和机能的互相作用、过程、功能等等。社会科学也常使用,可以理解为机构和制度。与我们常说的机制相近的含义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但又不等同于这个意思。这里的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五、课题理论依据 一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二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大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成五个阶层,是人类本能的最基本的需要 三是应用教育管理学中的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 六、研究目标 立足于中小学应急管理实践和现实需求,探究中小学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决策、处置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应急联动等机制的建立,深入探讨其管理体制、信息管理、心理救助、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初步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理论框架、有效途径与方法,提供该领域的最佳实践和发展趋势的介绍和阐释,为中小学妥善处理校园突发事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方法。 七、研究内容 (一)中小学校园应急管理现状 1、国外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发展趋势 2、省内外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二)中小学校园应急机制的构建 3、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预防、监测、预警机制 4、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决策、救援,处置机制 5、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 6、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的管理体制 7、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保障机制 8、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信息管理 9、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心理救助 10、学校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三)中小学校园应急管理的恢复、重建与评价 11、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恢复、重建 12、中小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评价 八、研究思路 首先,阐述应对突发事件的概念、理论与研究背景,推介国外相关的经验,强调体制、法制、制度、预案以及完善机制的必要性、重要性;然后,以\预防预测--预警识别--决策控制--处置救援--善后管理--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的路径展开研究;最后,形成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样式。 九、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应对突发事件法规与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相关政策,通过搜集、整理和运用国内外与之相关的理论,全面掌握国内外应急管理的信息动态,了解研究的现状,调控研究的进程,确保研究的时代性、前缘性和创新性。 2、调查研究法:抽样调查省内各地区、各层次中小学校应急教育、应急管理是怎样的?并对其进行分析,以发现这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挖掘和吸收一些好的经验。 3、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探讨应急管理机制的的内涵、特点及规律,探索实施途径,根据研究中遇到的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4、个案研究法:对中小学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5、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实质,提炼经验,使之上升到应急理论的高度,探寻可以运用和借鉴的策略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果。 十、实施步骤和措施 (一)实施步骤 第一步:继续通过在教师培训班发放调查问卷、到中小学校访谈以及网络交流等形式了解当前中小学校应急管理的现状,继续收集分析国内外文献,了解中小学校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查询有关信息,掌握应急管理研究的最新动态,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第二步:实施研究。 1、课题开题:(1)课题开题前,在明确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和任务。(2)课题开题后,着手子课题研究。 2、采取各种措施多渠道积极试行“中小学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决策、处置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应急联动等机制的建立”的推广。建立实验学校,并分期分批完成试点推广学校业务培训。 3、同时着手《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研究》的编写;逐步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提出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的对策、建议。 4、开辟《中小学校师生“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网页》。 5、修改专著《中小学校园应急管理实务》。 第三步:研究总结。作好实验学校的总结、评价、推广等工作。完成专著出版和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成果公报工作,收集完善有关课题佐证资料,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作,2015年3月结题。 (二)主要活动安排 1、总课题组安排七次次活动:(1)总课题组成员培训;(2)开题论证、课题研讨;(3)调研;(4)聘请专家讲座,论文、专著撰写辅导;(5)中期检查;(6)实验学校经验交流;(7)结题会。 2、各子课题组安排四次活动:(1)研讨实施方案,培训参研、协研人员,认识课题的价值,掌握行动的要领。(2)现场研讨,完善应急联动机制。(3)实验学校收集反馈信息,验证课题结论,拓展课题成果。(4)总结推广工作。监测反思,总结得失,评价“四效”。 十一、课题组织领导及成员分工 (一)课题组织领导: 1、顾问:宁资利(湖南省人民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应急管理专家) 黄超文(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 周正怀(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研究员、长沙师范学院研究员、教研室主任) 张 (湖南省邵阳市教育局) 刘顺春(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级讲师) 向湘波 (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副院长,高级讲师,学院财务与安全工作负责人) 2、组建成果推广小组:(邵阳教育学院:曾广耀;邵阳市一中:张光耀;邵阳市五中: 陈代林;小学:) (二)课题组核心成员: 曾广耀(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院长、高级政工师) 李 剑(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副院长、高级讲师) 张三平(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与邵阳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高级讲师) 黄 猛(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科长、高级讲师) 许名奇(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办公室副主任、高级讲师) 胡连芹(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高级讲师) 谢红珍(湖南省邵阳教育学院高级讲师) 赵健军(湖南省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办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邵阳教育学院培训专家) 张光耀(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校长、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邵阳教育学院培训专家、) 肖顺凯(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邵阳教育学院培训专家) 欧阳铁光(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邵阳教育学院培训专家) 陈代林(湖南省邵阳市第五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邵阳教育学院培训专家) 周正怀(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研究员、长沙师范研究员、教研室主任、邵阳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黄超文(湖南省继续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邵阳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宁资利(湖南省人民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研究员、邵阳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备注:目前排名暂定,结题时按贡献大小排序) 参与研究者:石超一、王国文、彭丽娜、李源远,李新峰、石水华、李昭、邓嘉敏、张琳洁等。 (三)成员工作分工(建议) 贺湖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组织策划、总结结题; 李 剑、张三平负责对课题协调、指导; 赵健军负责本课题成果质量提升和宣传; 贺湖、曾广耀、李 剑负责课题推广日常工作; 曾广耀、李 剑、谢红珍、黄 猛、许名奇、胡连芹、赵健军、张光耀、肖顺凯、欧阳铁光、陈代林、周正怀、黄超文、宁资利各研究一个方面至多个方面的问题,试行完善“中小学校园应急机制”模式推广指导。 (四)成员研究内容分工(建议) 1、国内外中小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现状比较研究。包括机制、体制、预防与处置以及启示等。(周正怀、宁资利负责)。 2、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包括内涵、问题、归因分析、对策等。(曾广耀、许名奇、胡连芹负责)。 3、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的决策机制与管理体制研究。包括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执政力建设、法制建设等。。(张光耀、欧阳铁光负责)。 4、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对保障机制研究。包括。(张三平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