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企业业务外包管理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39: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SWOT分析法的企业业务外包管理研究

作者:井璐 孟庆军 冯裕璐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4期

摘 要: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增强敏捷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将非核心的业务进行外包。企业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风险,如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及与供应商合作中的风险等。降低企业业务外包风险的对策有:积极参与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注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SWOT分析法对研究有价值。

关键词:业务外包;核心竞争力;风险;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62-03 一、企业业务外包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在变化的环境和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许多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这可降低投资风险,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业务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也可称资源外包、资源外置,它是指企业整合其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由于将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的领域,塑造与发挥企业难以被模仿或替代的核心业务,使企业可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业务外包划分为不同种类,如整体外包和部分外包,生产外包、销售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以及无中介的外包和利用中介服务的外包等。实质是企业重新定位、重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全球外包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如宁波杉杉集团专注于品牌营销,而将服装加工和销售都进行外包,外包后使得集团管理费用、服务费用、经营成本减少9%,销售利润上升15%,并得到了服装业的广泛认可[1]。但业务外包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需慎重决策,才能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二、相关研究

C·K·Prahalad 和Gray Hamel 于1990 年在其《企业核心能力》中提出,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或辅助性的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可利用它们的专长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这样企业不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集中资源发挥优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竞争力,而且可利用外部资源弥补不足,保持管理的灵活性[2]。

李媛等认为(2013),业务外包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给企业降低成本、缓解资源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企业必须采取控制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体现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如美国福特公司在认识到自身无法做到各环节一体化运作后,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等机构[3]。

穆玉文(2013)认为,企业将非主营业务委托由外部企业来完成,而自身致力于核心业务,将有利于突出竞争优势。企业业务外包的内部控制,就是企业为更好地发挥业务外包的作用、实现外包目标。但是,外包企业内部控制的滞后,已阻碍了业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对其研究具有意义[4]。

陈月梅(2012)认为,企业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外包策略并非易事。这项战略性工作,必须从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综合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做出决策。企业之间竞争模式随着环境而变化,如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注重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需整合内外部资源,这必然要求企业业务外包[5]。 三、SWOT研究法及其应用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企业竞争态势的方法,可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见下页图1)。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K.J.安德鲁斯教授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提出的,是适用于对企业生存环境和发展战略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企业面临的竞争态势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主要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外部主要指企业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企业业务外包的外部环境

1.业务外包中的机遇。(1)企业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外包供应商。外包供应商的各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造商对市场的服务水平。这对于业务外包的战略决策是一次“机会”。首先,要明确选择供应商的目的,是整合企业核心资源,获取更大的收益。其次,还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潜在的外包供应商,保证外包业务的质量。选择与高质量、低成本的外包供应商合作,将使企业运作起来事半功倍。(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业务外包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使中国公司可通过业务外包战略开阔眼界,加强与国外公司的交流,获得先进管理经验。为管理和防范风险,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企业开展业务外包。如财政部2010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3 号—业务外包》文件,明确了企业业务外包的范围与方向,规范了业务外包的概念。

2.业务外包中的威胁。(1)外包企业之间有不合作风险。由于追求利益驱动、忽视信用,外包企业间互相的忠诚度有下降风险,使企业的利益受损。如果过分地依赖外包企业会导致交易成本提高,并失去创新能力,违背了企业低成本、高收益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经营宗旨。如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物流外包合作谈判时,物流供应商并不能完全了解企业的物流需求,同时企业也不能完全掌握物流供应商的全部情况。这会造成企业与物流外包商合作失败。(2)同行公司竞争中的风险。同行业间公司的竞争会造成供应商哄抬价格,使外包成本上升、质量下降。如当经济环境景气时,物流市场随之景气,物流市场价格趋于上涨。由于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签订合作约定,物流服务价格随之确定,此时市场价格高于签约合作价格,企业受益。当经济不景气时,物流市场随之萧条,物流市场价格下滑,市场价格低于签约合作价格,外包企业将亏损。这种情况下,物流外包企业将有风险。 (二)企业业务外包中的内部资源

1.业务外包中的优势。如果企业的外包策略与企业总体战略匹配,不仅会增加外包收益,而且可降低风险。(1)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业务外包,把企业不擅长的领域交由专业的外包公司来完成,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目的。核心业务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载体,必须保留在企业内部,以免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丧失。非核心业务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相对较弱。可以根据需要将这类业务外包,可通过市场采购,以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2)提高核心业务服务水平,降低经营风险。由于减少非核心业务的额外投资,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可以使得企业集中力量进行核心技术研发,提高为顾客的服务水平。由于企业多余的投入与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会加大产品的经营风险,将某些不擅长的领域进行外包战略,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业务外包中的劣势。企业外包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存在诸多漏洞与问题,造成业务外包的发展不顺利,时有亏本现象。(1)企业与物流外包商的合作风险。企业要进行物流外包,首先要考虑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决策的正确性,对物流外包商如果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其次还应注意管理物流外包及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如果企业没有制定好完善的制度,也没有足够重视,加之过于信任第三方外包商,将会因管理不善而带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