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试题试题库完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29: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急救知识试题题库

(一)A1型题

1. 护士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但除外(B) A 必须依照诊疗技术规范 B 必须有医师在场指导

C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水平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 D 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E. 以上均正确

2. 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E.托颈法 3. 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环甲膜穿刺点是:(A) A.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B.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交界处。 C.甲状软骨下缘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D.甲状软骨下缘与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E. 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与颈部正中线交界处。

4. 四肢大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应采用:(D) A. 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按压止血法 C. 指压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E. 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5. 四肢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应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A) A. 加压包扎止血法 B.按压止血法 C. 指压止血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E. 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6. 血红蛋白低于或等于?时,应嘱患者卧床休息,活动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体位改变:(C) A. 30g/L B. 40g/L C. 60g/L D. 80g/L E.100g/L

7. 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应用AED时,给予一次电击后即重新进行胸外按压,而循环评估应在实施(E )个周期(约2分钟)CPR后进行。

A.1 B.2 C.3 D.4 E.5

8. 双人或多人实施CPR,施救者应在( A )秒内完成转换(IIb级推荐)。 A. 5 B. 7 C. 9 D. 11 E. 15

9. 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对婴儿实施双人CPR均按照( B )的比例给予按压和通气。 A. 5:1 B. 15:2 C. 30:2 D. 15:1 E. 20:1 10. 2015心肺复苏指南继续强调将( D )的重要意义。

A. 迅速开放呼吸道; B. 迅速判断意识 C. 有效的人工通气; D. 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 E. 除颤

11.双人CPR时,若高级人工气道已建立,患者自主循环未恢复,以下哪种方式是较为合理的?( A ) A. 按压者连续胸外按压,另一施救者以频率8-10次/分给予通气; B. 按压者与另一施救者以30:2的比例给予按压和通气; C. 按压者与另一施救者以15:2的比例给予按压和通气; D. 按压者与另一施救者以5:1的比例给予按压和通气 E. 按压者与另一施救者以15:1的比例给予按压和通气

12.在车祸伤现场,作为奔向伤员的现场急救人员,应如何正确向伤员喊话?( C ) A. 大声呼喊伤员的名字,确定其是否能活动和反应; B. 大声喊出自己是来营救的急救人员,让伤员放心; C. 大声警告伤员不可随意活动,等待急救的处理; D. 大声报出自己名字,让伤员放心。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E. 不向伤员喊话,该处理什么就做什么措施。

13.作为一名跳楼致高处坠落伤患者的现场目击者,以下哪种做法是最正确及时的?( E )

A. 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B. 立刻离开现场,以免惹祸上身;

C. 立刻给患者行心电图,宣布患者死亡; D. 围观患者,议论纷纷,摇头叹息;

E. 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和伤情,呼吁现场群众协助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急救措施,必要时立刻进行CPR或止血、固定等处理。

14.对于一位无目击者且可能丧失意识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您应该采取( B )初步判断意识最为合理。

A. 摇晃法 B. 轻拍呼唤法 C. 呼唤法 D. 拍打患者脸部 E. 针刺法 15.以下说法中哪一条可能不正确( D )

A. 肺脏在正常时含有足够的氧,在呼吸停止后能防止严重的血氧不饱和达30秒左右; B. 单纯施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未接受CPR者; C. 在SCA导致心搏骤停早期,即使不通气,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可能也足以维持机体基本的通气要求; D. 双人实行CPR时,应按照15:2的按压通气比进行。 E. 双人实行CPR时,应按照30:2的按压通气比进行。

16.在对未建立高级气道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CPR时,应进行(. B )次人工通气。

A. 1 B. 2 C. 3 D. 4 E. 5

17.在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基本生命支持时,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C )

A. 用6-10秒(不超过10秒)检查是否存在正常呼吸;

B. 对除怀疑颈椎损伤的所有病人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C. 如果人工通气未使胸廓起伏,应继续进行人工通气直到有效胸廓起伏;

D. 每名急救人员最好只连续进行2分钟左右的胸外按压后轮换,以保证按压质量。 E. 对怀疑颈椎损伤的所有病人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18.判断可能存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呼吸情况时,比较合理、适应多种院前院内急救情况的方法是( D. )

A. 使用听诊器听诊病人的双肺呼吸音;

B. 利用棉签、毛发等物体凑近患者鼻孔观察有无气流; C. 解开患者衣物仔细观察有无胸廓起伏;

D. 左耳凑近患者口鼻部,感觉有无气流和呼吸音,同时眼睛观察有无胸廓起伏。 E. 以上方法均正确

19.插胃管时,患者出现呛咳、紫绀应(C)

A.嘱患者深呼吸 B.嘱患者作吞咽动作 C.立即拔出胃管重插 D.托起患者头部再插管 E.稍停片刻继续插

20.饱食后胃溃疡穿孔者,术后取半坐卧位的最主要目的是(D)

A.利于呼吸运动 B.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张力 C.减轻疼痛 D.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 E.有助于伤口愈合 21.发生空气栓塞时应使病人采取(A)

A.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B.端坐位双腿下垂 C.右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D.右侧卧位和头高足低位 E.左侧卧位和头高足低位 22.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是( C )

A.心悸、气短 B.咳嗽咳痰增多 C.肺水肿 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E.心律失常 23.大量腹水病人最宜采取的体位是( B )

A.平卧位 B.半卧位 C.坐位 D.侧卧位 E.高枕卧位 24.抢救病人中护士进行的工作下列哪项不正确 ( B )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A. 口头医嘱复诵后再执行 B.用完的空安瓿应及时处理 C. 抢救后应及时请医生补写医嘱 D.抢救记录字迹清晰及时准确 E. 医生未到时可先建立静脉通道

25.危重病人长期取仰卧位时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 ( B )

A.坐骨结节处 B.骶尾部 C.大转子处 D.肩胛骨 E.第七颈椎 26.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准是以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占的比例确定的,所占比例越高越好,按压分

数应大于( A )。

A. 60% B. . 55% C. 50% D. 65% E. 70% 27.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应( C )。

A.采取保暖措施 B.用软板担架运送 C.用三角巾固定 D.扶持伤者移动 E. 以上方法均正确

28心脏骤停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急救药物0.1%肾上腺素的给药途径首选(C)

A.心内注射 B.气管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 E.肌内注射 29男性,57岁。肾移植术后24小时,尿量23ml/h,应首先考虑(B)

A.尿路梗阻 B.血容量不足 C.尿瘘 D.肾血管栓塞 E.急性排斥反应 30. 急救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以下错误的选项是( C )。

A.护士要进行口头复述,经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B.待抢救结束后30分钟内补下医嘱。 C.补下医嘱的时间为录入医嘱的时间。 D.由参加抢救的经治或值班医师补下医嘱。 E. 以上均正确

A2型题

1、女,45岁。因车祸致颅内出血肿,昏迷,并频繁呕吐。拟手术清除血肿,术前预防脑疝形成的有效措施是(E)

A.冬眠低温疗法 B.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 C.限制液体输入量 D.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 E.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

2、女,35岁。因口服敌敌畏而急诊入院,经急救治疗后症状缓解,突然病情反复,再度陷入昏迷,此时,最大的原因可能是(B)

A.阿托品的用量不足 B.洗胃补彻底 C.解磷定用量多大 D.颅内感染 E.用药不当

3、女,69岁。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回ICU病房,第3天心电图示心室颤动,血压下降,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是—(A)

A.非同步电复律 B.同步电复律 C.胸外心脏按压

D.静脉推注去甲肾上腺素 E.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

4、男,69岁。患有冠心病,其在全心衰竭治疗期,出现恶心、视物模糊、黄绿视,护士已及时向医师报告,考虑是由下列何种因素导致(E)

A.心力衰竭加重,胃肠道淤血 B.颅内高压 C.利尿药物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D.心排血量不足 E.洋地黄药物中毒

5、男,45岁。1小时前因胸部被刀刺伤造成开放性气胸,出现季度呼吸困难,急救措施是(A) A.迅速封闭伤口 B.立即置放胸腔闭式引流 C.紧急清创 D.立即气管插管、吸氧 E.高流量吸氧

6、女性,43岁,遭遇车祸,1小时前躯干被侧翻的车压伤。主诉胸痛、胸闷、气促,烦躁不安,此时护理体检特别应注意的是(B)

A.有无反常呼吸活动 B.进行胸部挤压实验 C.气管有无移位 D.呼吸音是否减弱 E.血压、脉搏、呼吸变化

7、女,42岁。因在高热环境下持续工作而产生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多汗等症状,不久体温迅速升高到41℃,并出现颜面潮红。昏迷。休克。下列哪项降温措施最宜采取(D)

学习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