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1:43: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古诗三首》导学案

设计者:秦基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

2、能准确的默写三首古诗,并理解三首古诗的内涵;

3、能恰当的赏析其中的古诗名句,描绘画面、理解情感、品味哲理。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的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板书:古诗三首) 一、 出示目标 二、 学生自学 自学一:学会朗读

示范朗读三首古诗,注意读音、停顿和语调,师生指正。 自学指导: (一)、律诗的基础知识: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每句5字共四十字,七律每句7字共五十六字;

2、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三、五、七句不押韵,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3、颔联(第二联)和颈联(第三联)要求对偶。 (二)、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岱 (dài) 曾(céng) 眦 (zì) 没 (mò) 堤 (dī) (三)、这三首诗都反映了积极向上的志趣,故应读的轻快、明朗。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要读破。)

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

自学二:学会理解 自学指导: (一)、补充三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故他的诗被称为“史诗”。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此诗作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 3、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二、补充部分字词的解释:

青:山色。未了:不尽。钟:汇聚。神秀:神奇秀丽。荡胸:使心胸激荡。决眦:使眼眶裂开。凌:登上。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争暖树:睁着飞向向阳的指头。新燕: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乱花:纷繁的花。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不足:百游不厌。千寻:极言塔高。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缘:因为。最高层:最高处,暗指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教师的补充理解诗的含义。 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师生补充指正。 三位同学分别翻译三首古诗,同学们做好批注。 同学们读翻译3分钟。 自学三:准确默写 1、大声朗读3分钟。

2、在黑板上和作业本上默写三首古诗。 三、质疑探究

1、杜甫是按怎样的顺序望泰山的?描绘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2、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钟”“割”两个字。 请按这样的表述方式:

“ ”准确(生动、传神 )写出 ;或运用 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请按这样的表述方式:该句表达(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蕴含的哲理是 。

4、《钱塘湖春行》抓住了西湖什么时期的特征去写的?前三联哪些地方着意表现了这一特点?

5、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登飞来峰》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可知,赏析古诗词名句时,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然后按照一定的解题思路认真分析,最后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板书) 五、当堂训练: (一)、默写:

1、2006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温家宝总理引用《登飞来峰》中的“ , 。”来比喻中美关系应该高瞻远瞩,妥善处理分歧。 2、《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作者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 , 。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动物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 (二)、赏析:

, 。

1、“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中的“几处”能否换成“处处”;“谁家”能否换成“家家”,为什么?。

3、《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从《登飞来峰》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赏析角度 理解内容 品味语言 描绘画面 体会情感 教学反思

古诗词名句赏析

表述方式 蕴含 写出 描绘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