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3:54: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物流成本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A 2.“物流冰山”学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唐泽丰教授提出的。B

3.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企业为了提供有关的物流服务,要占用和耗费的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中必要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现,是物流服务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B 4.物流成本横向管理就是对物流成本进行预测和编制计划。A

5.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不能计入物流成本。只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才能计入物流成本。A 6.资本性支出是指那些受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B 7.运价与货物的重量和运送的距离有关。A 8.公共仓库的费用与周转量成线性关系。A

9.成本动因与实耗资源成本的相关程度越高,产品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越大B。 10.生产延迟和物流延迟加大了最终需求的不确定性B。 11.物流成本横向管理就是对物流过程的优化管理。B

12.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分成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只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才可以计入物流成本,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成本不可计入物流成本而应计入营业外支出。A 13.收益性支出是指那些收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A 14.运价只有销售价格一种形式。A

15.自由仓库的仓储作业成本的增长速度通常高于公共仓库费用的增长速度。B

16.对于一些产品和流程来说,重新排序和模块化是不可行的,这时可以实施平行工艺和延迟战略。A 17.区分不同作业的标志是作业成本。A

18.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由质量型需求向数量型需求转化。A

22.从物流过程来看,生产者到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环节最少,物流过程的可控制性比较强。A

23.直接关系到包装质量和包装费用,有时也影响运输、装卸搬运和仓储环节作业进行的因素是包装材料的选择。A

24.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编制物流成本预算。B 25.物流服务可以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B

26.物流服务质量与物流成本两者之间的关系适用收益递减规律。A 29.生产企业中成品仓库的库存属于生产库存。B

36.任何地方只要有管理就必然有信息,如果形成系统就形成MIS。A

50.在库存管理ABC分类法中,A类物品占库存总数的15%,其库存成本占总成本的70%-80%。A 51.现代库存控制的任务是通过适量的库存达到合理的供应,实现总成本最低的目标。A 52.CVA管理法比起ABC分类法有着更强的目的性。A

53.如果缺货引起的延期交货成本低于节约的库存成本,那么这种方案是可取的,它可以实现企业总成本最低的目标。A

58.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降低物流成本。(A )

59.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大陆”。( A) 60.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 A )

61.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A )

62.宏观物流成本是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 A )

63.物流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保证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A ) 64.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构成企业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课题。( A ) 65.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物流成本计算。( A )

66.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

范文.

.

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A )

67.物流成本的下降,对全社会而言,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 A )

68.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 A )

69.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之间并非呈现线性关系,在没有很大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做到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 A )

70.一般来说,订货费用越少,库存持有成本越高,而总库存费用等于二者之和。( A )

71.企业物流管理肩负着“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量大任务,这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 A )

72.物流成本管理系统是由物流成本的预测、计划、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信息反馈、成本决策和再预测等环节构成。( A )

73.物流过程是一个创造时间性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 A )

74.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与控制,就是要将物流成本管理系统与日常控制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的物流系统的循环。( A )

75.物流也是一种商品,应按照不同的物流成本对象来计算其成本,并据以决定其价格。(A ) 76.物流成本可以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 B ) 77.社会物流成本可以用物流成本占GNP的比重来衡量。 ( B ) 78.宏观物流成本就是社会物流成本。( A )

79.货主企业物流成本的过程根据企业的性质有所不同。 ( A ) 80.制造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就是生产制造全过程发生的所有物流成本。( A ) 81.会计核算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是物流成本归集的有效方法。( A ) 82.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物流成本预算。 ( B )

83.物流成本计算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 ( A )

84.物流ABC将传统成本计算所无法看到的物流中心内部的“实态”用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A) 85.物流成本的交替损益又称二率背反。( A ) 86.物流功能之间不存在交替损益的现象。( B )

87.物流服务与成本之间存在交替损益的现象。( A ) 88.责任物流成本管理属于成本核算层的工作。( B ) 89.确定物流成本的内容属于成本管理层的工作。( B ) 90.物流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A )

91.物流成本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等成本管理技术,最终都要通过日常控制环节来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 ( A )

92.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计算是一种账外计算。 ( B )

93.统计方法的物流成本核算不能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和全面的跟踪,是物流成本管理的权宜之计。 ( A )

94.物流企业的整个运营成本和费用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的转移。 ( A ) 二、单项选择题

1.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B )

A.提高物流效率 B.降低物流成本 C.满足顾客需求 D.服务的可靠性 2.“物流成本冰山说”是(B )提出的。

A.美国的彼得.德鲁克 B.日本的西泽修 C.美国的科特勒 D.日本的阿保荣司 3.第一个利润源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 A )

A.劳动对象 B.劳动者 C.劳动工具 D.劳动产品 4.第二个利润源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 B )

A.劳动对象 B.劳动者 C.劳动工具 D.劳动产品

范文.

.

5.第三个利润源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C )的潜力。 A.劳动对象 B.劳动者 C.劳动工具 D.劳动产品 6.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行( A ),这是一种进行物流成本归集核算的有效方法。 A.作业成本法 B.经验法 C.数量法 D.规划论法

7.( B )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

A.物流成本核算 B.物流成本控制 C.物流成本分析 D.物流成本预测

8.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诉到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美国人( A )教授。 A.埃里克.科勒 B.库伯 C.P.科特勒 D.卡普兰 9.( A )是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物流成本最有前途的方法。 A.作业成本法 B.经验法 C.数量法 D.规划论法 10.下面关于“物流总成本的构成”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A. 运输成本 B.存货持有成本 C.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D.仓储和信息成本 11.以下哪些不属于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D )

A. 某种物流功能 B.某一物流部门 C. 某一过程 D.某一产品的损耗 12.关于“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的具体工作”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A. 物流成本改善的技术措施 B.物流成本预算 C.物流成本性态分析 D.物流责任成本管理 14.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属于( B )的核算方法。

A. 统计方式 B.会计方式 C. 综合方式 D.评估分析方式

15.结合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的“物流成本”科目建立在( C )的基础上。 A. 产品成本计划 B.产品标准成本 C. 产品成本计算 D.产品成本改变 16.成本ABC中,将资源分配到作业或作业中心的依据是( A ) A. 资源动因 B.作业动因 C. 成本动因 D.作业的资源总需求 17.作业的成本要素是分配到作业的( B )

A. 成本 B.资源 C. 作业动因 D.资源动因 18.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 A )

A. 产品 B.作业 C. 作业池 D.成本项目 19.作业动因反映了( D )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 A. 成本 B.资源 C. 资源动因 D.成本对象

24.用( C )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问题。 A.静态 B.动态 C.系统 D.全面

31.配送中心在配货时,以出货单为准,按货物品类顺序或储位顺序取货,这种方式称为( A )。 A.摘取方式 B.播种方式 C.分货方式 D.提货方式 三、名词解释

1.外部衡量:针对企业或物流部门的物流服务接受方进行的衡量与评估。2.内部衡量:针对物流客户服务的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个提供物流客户服务的部门进行的,属于企业或相关部门的内部审计与检查。3.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物流活动中依据物流成本标准,对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严格地审核,发现浪费,进而采取不断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实现预定的物流成本目标。4.跨期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虽在本期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物流费用,以及本期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期负担的物流费用。7.单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现行的其他成本核算结合进行,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共同的凭证、帐户、报表体系。8.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凭证、帐户、报表体系。9.运输成本:承运人为完成特定货物位移而消耗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总和,其货币表现就是各种费用的支出。10.仓储成本:由仓储作业带来的成本,以及建造、购置仓库等设施设备所带来的成本。11.综合一贯运输:充分利用铁路、汽车、船舶和飞机等各自的特点并把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起来加以有效利用的运输。12.共同配送:由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共同使用配送车辆。13.运价:运价是运输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受雇承运人对所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