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05: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62. 资本积累是( )的源泉。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既是简单再生产又是扩大再生产 D、资本集中

63. ( )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A、资本 B、剩余劳动 C、货币 D、剩余价值

64. 资本积累就是( )。

A、资本的原始积累 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C、社会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积累D、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65. 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因是( )。

A、为了扩大再生产 B、竞争

C、价值规律的作用 D、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

66.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 )。

A、简单协作的再生产

B、产值和产量增加缓慢的再生产

C、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不断重复的再生产 D、断断续续的再生产

67.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B、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

C、由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由价值构成决定而又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68.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 )。

A、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程度

B、各企业手工操作与自动化之间的量的比例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须的劳动力之比

69.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比是( )。

A、资本的技术构成 B、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 D、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C.

70. 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 )。

A、大城市中的失业人口 B、过剩的农村人口

C、城市中的在业人口 D、城市中时而就业时而失业的人口

71.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意味着( )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增加。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72. 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一般意味着( )。

A、每个劳动者推动的生产资料更多 B、每个劳动者推动的生产资料更少 D、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C、每个劳动者推动的生产资料不变

73. 在考察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厂房是( )。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74.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

A、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资本额逐渐增大 C、扩大再生产 D、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再去剥削工人创造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75.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

A、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 B、资本家的财富积累 C、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D、剥夺者被剥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

76.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是由于( )。

A、劳动力人口太多

B、劳动者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求太多了 C、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

D、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太先进和自动化程度太高

77.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

A、资本家必然要进行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

C、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然性 D、剥夺者被剥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78.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

A、社会资本普遍增大 B、个别资本增大 C、剩余价值率提高 D、剩余价值率降低

79.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A、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生产的有组织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80. 资本积累的数量最终取决于( )。

A、资本家省吃俭用 B、资本家的意志 C、积累基金和资本家消费基金分割的比例 D、剩余价值的数量

81. 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

、生产阶段 D、萧条阶段 C、销售阶段 B、购买阶段A.

82. 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目的在于揭示( )。

A、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C、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83. 产业资本循环顺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 C、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84. 资本集中( )。

A、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是通过合并中小资本实现的 D、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

85.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86.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A、生产各种使用价值

B、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C、生产剩余价值 D、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87.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 )的构成的划分。

A、货币资本 B、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 D、生产资本

88. 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以( )为依据。

A、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B、资本的不同部分的物质要素不同 C、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D、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的方式不同

89. 商品资本的职能本质上是( )。

A、完成“惊险的跳跃”,把商品卖出去 B、进行物质补偿 C、收回商品中包含的价值 D、实现剩余价值

90. 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售卖阶段 D、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

91. 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 )。 A、 W B、 G C、 W' D、 G'

92. 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运动是指( )的运动。

A、商业资本 B、产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固定资本

93. 货币资本循环形式产生的假象是( )。

A、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生产而生产 B、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 D 、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C、生产是为了剩余价值

94. 。) 购买阶段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

、购买了商品A 、使劳动过程得以开始 B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按一定的比例购买D 、购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要素C.

95. 商品资本循环从“W'”作为起点和终点而不以“W”作为起点和终点,是因为( )。

A、“W'”中的使用价值是新创造的

B、“W'”包含了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 C、商品资本循环是服务于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形态 D、商品资本循环是资本循环的一种形态

96. 产业资本是指( )。

A、商业部门的资本 B、银行部门的资本 C、一切生产物质资料的部门的货币

D、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一切生产部门的资本

97. 在考察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中,火力发电厂里的煤炭是( )。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98. 资本生产的各个部分,按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划分为(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职能资本和生息资本 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99. 年剩余价值率( )。

A、表示了工人阶级受剥削的程度 B、表示了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表示了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C、表示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100. 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

A、会使机器设备的损耗加快,因而增加了资本家的损失

B、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使资本周转额增加,因此要增加投资额,但同时也使资本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C、使折旧率提高,从而增加了产品成本

D、可以尽快把固定资本的价值收回来,同时也使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加快

101. 年剩余价值率是( )。

A、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B、一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C、 一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102. 当预付总资本量一定时,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各自的周转速度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平均周转速度 C、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103. 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取决于( )。

A、一次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C、流动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D、剩余价值率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104. 资本循环是指( )。

、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状态,使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运动A. B、资本不间断的运动

C、从货币资本出发,经过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又回到货币资本 D、资本作为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105. 资本的生产时间中,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是( )。

A、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B、劳动时间

C、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

D、劳动时间和劳动对象受自然力独立作用的时间

106. 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理论前提之一是( )。

A、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C、把整个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D、把资本分为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

107. 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组成部分包括( )。

A、c+v+m B、固定资本+不变资本 C、v+m D、流动资本+可变资本

108. 社会总产品扣除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那部分产品价值是( )

A、 工农业总产值 B、 社会总产值 C、 国民生产总值 D、 国民收入

109.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依据是其(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价值形态 D、最终用途

110. 下列哪个部门属于I大部类( )。

A、采矿部门 B、服装部门 C、食品部门 D、日用工业部门

111. 包括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是( )。

A、个别资本 B、固定资本 C、社会资本 D、可变资本

112. 社会总资本考察的是(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

113.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在( )。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生产阶段 D、售卖阶段

114. 消费问题对于单个资本( )。

A、属于外部条件 B、属于内部条件 C、必须要加以考察 D、意义同社会资本一样

115. 第Ⅱ部类中的Ⅱc在本部类产品的实物形态上体现的是( )。 A、生活资料 B、生产资料 C、剩余产品 D、国民收人 116.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两大部类比例关系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剩余价值的实现 D、生产资料优先增长C.

117.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公式I(v+m)=IIc,反映了( )。

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 B、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 D 、以上三种交换关系 C、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

118. 公式Ⅰ(v十△v十m/x )=Ⅱ(c十△c) 是( )。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19.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是( )。

A、Ⅰ(c+v+m)=Ⅰc+Ⅱc B、Ⅱ(c+v+m)=Ⅰ(v+m)+Ⅱ(v+m) C、Ⅰ(v+m)>Ⅱc D、Ⅰ(v+△v+m/x)>Ⅱ(c+△c)

120. 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中m/x表示的是( ) 。

A、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B、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C、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D、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

121. 假定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v)是2000,剩余价值(m)也是2000,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

(c)是3000,这时社会资本( )。

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

C、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都不能进行。

122.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求提供追加劳动力所需的消费资料,反映这一要求的扩大再生产前

提条件的公式是( )。

A、 Ⅱ(c+m - m/x ) > Ⅰ(v+m/x) B、Ⅰ(c+v+m)=Ⅰc+Ⅱc C、Ⅱ(c+v+m)>Ⅰ(v+m)+Ⅱ(v+m) D、 I(v+m)=IIc

123. 所谓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在社会总产品中表现为( )。

A、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 B、其次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 C、最慢的是消费资料; D、生产资料任何时候都比消费资料增长快。

124. 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 )。

A、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生产资料 B、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重要 、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C 长125.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 A、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