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与问答题(右医学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7:0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

1.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1)呼吸心跳停止; (2)不可逆性深昏迷; (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4)瞳孔散大或固定;

(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2.哪种类型脱水易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什么?

低渗性脱水。因为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使细胞外液量减少;又由于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相对呈低渗状态,水分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另外由于细胞外液低渗,对口渴中枢的刺激减少而饮水减少;细胞外液呈低渗使ADH分泌减少,早期尿量增多可加重细胞外液量的进一步减少,故易导致休克。 3.分析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水中毒又称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有: (1)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

(2)细胞内水肿:血Na+浓度降低,细胞外液低渗,水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造成细胞内水肿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细胞的肿胀和脑组织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引起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受压症状,如头

痛﹑记忆力减退﹑神智混乱等。

(4)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降低,早期多尿,尿比重下降。 4.试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水肿的机制。

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平衡。 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主要有:

① 细血管流体静压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 ②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液流体静压,是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的力量;

③ 淋巴回流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当上述一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影响了这一动态平衡,使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就会引起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而发生水肿。 组织液生成增加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

① 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见原因是静脉压增高;

②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主要见于一些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的疾病,如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③ 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大量滤出,使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上升,促使溶质和水分滤出,常见于各种炎症;

④ 淋巴回流受阻,常见于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阻塞淋巴管、丝虫病等,使含蛋白的水肿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

5.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机体分别有哪些影响? 低钾血症:

(1) 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兴奋性降低,横纹肌溶解,(严重时呼吸机麻痹)。

(2) 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自律性增高,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先增高后降低。 (3) 肾脏尿浓缩功能障碍,胃肠运动功能减弱,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高钾血症:

(1) 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轻时感觉异常、刺痛,重时腱反射消失、驰缓性麻痹。 (2) 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自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收缩性降低。还可导致心律失常、

心搏骤停而死亡。

(3)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6.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剧烈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原因如下:

--① H+丢失:剧烈呕吐,使胃腔内HCI丢失,血浆中HC03得不到H+中和,被回吸收入血造成血浆HC03浓度升高; +++++

② K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K大量丢失,血[K]降低,导致细胞内K外移、细胞内H内移,使细胞外液

+++-

[H]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加、重吸收HC03增多;

1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

③ Cl丢失:剧烈呕吐,胃液中Cl大量丢失,血[Cl]降低,造成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重吸收HC03

增多,引起缺氯性碱中毒; ④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

++-

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泌K、加强HC03重吸收。 ⑤ 以上机制共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

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什么类型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的指标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HCO3原发性降低, AB、SB、BB值均降低,AB

① 体内分解代谢加剧,酸性代谢产物形成增多; ② 肾功能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 ③ 肾小管产氨与排泄氢离子的能力降低。 8.失血性休克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

(1) 大出血会后Hb量减少,导致血液性缺氧。

(2) 失血性休克早期心排出量减少,平均动脉压下降,组织灌流不足,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循环性缺氧; (3) 休克中期心排出量进一步减少,有效循环血量锐减,酸中毒和细菌毒素的释放损伤细胞,出现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

(4) 休克晚期由于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发生呼吸衰竭或抑制,出现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和低张性缺氧。 9.肺水肿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缺氧的机制? 引起低张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机制如下: (1) 肺水肿时引起氧的弥散障碍,使肺换气功能障碍而致外呼吸功能障碍,使经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气减

少导致低张性缺氧。

(2) 肺泡缺氧所致血液H+过高可引起肺小动脉收缩,使肺动脉压升高,从而增加右心后负荷,引起体循环

淤血,心排出量减少,从而导致循环性缺氧。

10.分析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什么?

慢性缺氧时,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骨髓造血增强,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11.试述初上高原的人呼吸急促的机制。

高原氧气稀薄会引起低张性缺氧,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冲动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12.试述四种缺氧的发生机制 乏氧性缺氧:

(1) 吸入气PO2过低(大气性缺氧), (2) 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 (3)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液性缺氧: (1) 贫血,

(2) 一氧化碳中毒, (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4) Hb与氧的结合力增加。 循环性缺氧:

(1) 组织缺血, (2) 组织淤血。 组织性缺氧:

(1) 线粒体功能受抑制:某些药物或毒物阻断呼吸链, (2) 呼吸酶合成减少:辅酶缺乏VB1、VB2、VPP, (3) 线粒体损伤:高温、放射线、细菌毒素等。

2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

13.动脉血压高低可否作为判断休克发生与否的指标?为什么?

不能。休克的本质是微循环灌流量的急剧减少而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在休克早期,虽然微循环障碍已产生,但机体通过各种代偿使动脉血压不降低,但此时休克已发生。因此动脉血压高低不能作为判断休克发生与否的指标,但可作为判断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 14.简述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征及代偿意义。 特点:

(1) 全身小血管痉挛性收缩,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增加,以前阻力增加为主, (2) 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3) 微循环灌流减少,呈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4)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意义:

(1) 血液重新分布:由于儿茶酚胺对不同器官的血管刺激不同,使这些微循环改变不均一,有效循环血量重

新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2) “自身输血”:为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 (3) “自身输液”:促使组织液回流进入血液,为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15.试述休克Ⅱ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1)酸中毒:缺血缺氧,糖酵解增强,乳酸堆积,酸中毒,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微循环前

阻力血管舒张。

(2)局部血管代谢产物增多:组胺、激肽,K+等增多,导致血管扩张。 (3)内毒素:如肠源性细菌入血,引起血管扩张、持续低血压。

(4)血液流变学改变:休克期白细胞滚动,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上,增加了毛细血管后阻力。此外还有血

液浓缩,粘度大,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等都造成微循环血流变慢。

16.试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常见病因

(1)感染性休克:如败血症和严重感染 (2)非感染性病因:如大手术和严重创伤。 机制:

(1) 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2) 促炎-抗炎介质平衡紊乱

(3) 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重要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注减少,引起缺血、缺氧,使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如同

时伴有输液过多,则组织间水分潴留,使毛细血管到细胞内线粒体的距离增加,氧弥散发生障碍,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降低;

(4) 高代谢状态。MODS时患者多有微循环灌注障碍,此时组织器官耗氧量增加,会加重细胞损伤和代谢障

碍,促进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5) 缺血-再灌注损伤。当器官发生缺血、缺氧时,细胞内黄嘌呤脱氢酶大量转化成黄嘌呤氧化酶,当微循

环灌注得到恢复时,黄嘌呤氧化酶可催化氧分子形成大量氧自由基,后者损伤细胞引起器官功能障碍。

17.试述DIC的发生机制。

(1)组织严重破坏、组织因子大量入血、启动外凝。

见于:产科意外、外科手术及创伤、肿瘤组织大量破坏等

(2)血管内皮受损,激活XII,启动内凝。

见于: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休克和高热、中暑等。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红细胞破坏释放出ADP和红细胞膜磷脂 白细胞破坏释放出组织因子 血小板被激活引起血小板聚集

(4)促凝物质入血:

例如:异物颗粒、蛇毒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