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两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19: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卷

命题人:殷星桥 审题人:张兆金 张鹏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余英时认为:从政治史的观点来看,我们不能轻率地断定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儒教国家”。在此,他强调的是( ) A.法家对汉代仍然具有重大影响 B.汉代儒法道相互影响互相争衡 C.汉代儒家明显具有法家化倾向 D.儒教在汉代未能占据主流地位

2.清朝嘉庆皇帝曾谕告军机大臣等:“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大为农人之害。其游民……成群结伴,散出各山,……往来无定,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失业贫民成为社会动荡因素 B.引种美洲作物客观导致生态恶化 C.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D.农业技术突破推动大量荒地开垦

3.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C.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 D.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

4.邓讯之先生在《客家源流研究》一书中指出:“客家每姓必有堂号,此种又称为郡号、地望的,多半是河南地方之名……。”如丘姓堂号为“河南堂”,说明丘氏出自河南郡。(汉代郡名,在今河南省新郑、洛阳和临汝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宗法制度的强化 B.分封制的实施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中央集权的强化 5.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偶览《孟子》,当他看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时,不禁勃然大怒,当天就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殿外,不得配享。不久,朱元璋又下了一道谕旨:“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这反映了( ) A.孟子反对君主制 B.宋明理学的影响深远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

6. 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郡 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B.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C.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D. 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

7. 元朝初建时,曾在杭州禁止娱乐业,职业说书人胡仲彬和他的姐妹组织了艺人造反,参与者达几千人。这反映了( )

A.南宋杭州娱乐业发达 B.统治者抵制中原文化 C.女性地位已得到提高 D.文化重心的逐渐南移

8.“列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对象;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国民党将帝国主义写进新三民主义。”材料说明( )

A.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B.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不断完善的 C.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革命的开端 D.近代中国革命中的民族主义具有继承性 9.下列摘编自李育民《废约史研究30年》,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探讨废约问题的部分专题论文。废约问题的探讨反映出( ) 作者及其专题论文 方铭《关于苏俄两次对华宣言和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问题》 李光一《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废除不平等条约》 韩渝辉《中国是怎么样得以在抗战时期实现废约的》 论文期刊来源 《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史学月刊》1985年第4期 《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 王淇《一九四三<中美平等新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评析》 《中共党史研究》1989第4期 A.政府试图调整外交理念 B.学术研究环境得以改善 C.“科教兴国”战略影响 D.列强侵华影响极其深远

10. 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1.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劳资争议处理法》,严禁罢工,禁止工人捣毁工厂、商店。1929年12月公布的《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条件、时间、待遇作出了详细规定,从法律上对工人的地位和待遇作出了改善。据此判断,这些政策( ) A.随国共两党斗争形势变化而变化 B.使工人运动从高潮转入低潮 C.旨在稳定工业发展秩序 D.使中共工作重心转入农村 12. 读下列四幅宣传画,根据图文信息,属于宣传大跃进的是( )

A. B. C. D.

13.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改版,并就此在《致读者》社论中说,“最近,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改进我们的工作。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据此可以推知,此次改版

A.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调整 B.体现了党的文艺方针的调整 C.促进了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 D.抑制了党内“左”倾错误思想蔓延

14. 马克尧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 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 D.雅典是一个典型的城邦国家

15. 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囚(1822—1888)说:“我找不出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梅因意在强调( ) A.罗马法优于其他国家的法律 B.罗马法受到了自然法精神的影响 C.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众不同 D.公民法、万民法与自然法源远流长

16. 意大利在14世纪初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A.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B.人文精神的普及 C.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D.近代教育的发展

17.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各邦保留了程度不等的司法权,如巴伐利亚规定若未经批准,则其居民与普鲁士、萨克森等外邦的婚生子女视为私生。1872年以后,帝国陆续颁布刑法典.民法典.法院组织法等,统一调整审判程序、诉讼程序,并成立拥有最高司法权的帝国法院。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德国的政治制度( )

A.由联邦制趋向于中央集权制 B.包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抑制了各联邦成员的司法权 D.进一步适应了民主化的要求

18.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签订《托尔斯西拉斯条约》,划定了一条东西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结合当时的背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