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3:38: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与光伏羊关系不大,B项错误;光伏羊品种单一,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C项错误;光伏电站内山羊的进入对沙丘如何移动没有任何影响。D项错误。故选A。 下图示意为我国某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区域的著名山脉是( ) A. 长白山

B. 大兴安岭

C. 太行山

D. 大巴山

15. 图中R河流经的大部分区域( ) A. 以种植业为主 C. 以畜牧业为主

B. 以林业为主 D. 以渔业为主

16. 图中湖泊岸边形成堆积沙丘,应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岸

B. 东北岸

C. 西南岸

D. 东南岸

【答案】14. B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及山脉走向,图示区位于东北地区,图中山脉是大兴安岭。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及山脉走向,图示区位于东北地区,图中山脉是大兴安岭。R河位于山脉西侧,流经的区域大部分为内蒙古高原东部,属于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C对。故选C。 【16题详解】

湖泊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夏季降水较多,风沙较少,冬季气候干燥,风沙较多,主要吹西北风,故湖泊岸边的堆积沙丘应主要分布在东南岸。故选D。

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下图示意鄱阳湖水系(左图)和鄱阳湖水位与面积

变化的关系(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月份是( ) A. 5月

B. 6月

C. 7月

D. 8月

18. 水位高度在4米以下时,鄱阳湖面积变化很小,原因是( ) A. 长江水流入鄱阳湖水量小 C. 鄱阳湖水流入长江水量大

19. 推断鄱阳湖的湖盆地形特征,正确的是( ) A. 湖盆浅且坡度小 C. 湖盆深且坡度小

【答案】17. A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赣江的纬度位置,赣江发源于南岭山脉,南岭山区在5月份开始进入雨季,由于赣江流入

鄱阳湖,所以可推知鄱阳湖5月份左右开始进入丰水期,故A项正确;6、7、8月不是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故B、C、D项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的B. 水量小,湖盆面积大 D. 水量小,集中在深切河道中 B. 湖盆浅且坡度大 D. 湖盆深且坡度大

“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说明湖盆中有深切的古河道,当水位高度在4米以下时,水量小,集中在深切河道中,鄱阳湖面积变化很小,故选D。 【19题详解】

结合图中的水系特征可以看出,该地地势南高北低。根据题干信息,冬春枯水期鄱阳湖以荒滩为主,说明湖盆较浅,“夏秋一水连天”“低水似河”,说明湖盆中有深切的古河道, 湖岸并不陡

峭,坡度小。故选A。

下图示意云贵高原某流域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流域乡村聚落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减轻洪涝灾害威胁 C. 为获得更多光热资源

21. 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将会( ) A. 减轻地质灾害威胁 C. 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20. D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解答此题时需要挖掘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平地面积小,人均耕地少,人地压力大,生态脆弱等隐性信息。乡村聚落的布局要有利于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平坦和接近水源的区位是有利于生产生活的。通过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对比可以看出,各个海拔和坡度的聚落密度都在增加,但增加幅度最大的聚落主要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是为接近新增耕地资源。坡度较大的山地陡坡、海拔较高的山地是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故选D。 【21题详解】

两个年份的数据比较看出乡村聚落密度、新增聚落的坡度和海拔都在增大。说明随着该流域人口的增长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乡村聚落的面积在扩大,但受地形的限制和人们获取土地资源的需要,聚落海拔和坡度均在增加。为了获得土地资源,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人类活动逐渐向高海拔和较大坡度的区域扩展,这样势必导致环境负荷增加,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乡村聚落并不是城市化。故选B。

B. 加剧石漠化程度 D.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 以便获取更多水资源 D. 为接近新增耕地资源

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将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省区交通运输耗能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 与新疆相比,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网密度

【答案】22. A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据图中区域轮廓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依次为广东、江西、甘肃和西藏,结合各省区特征,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耗能大。沿海广东的经济水平高,交通运输耗能低。公路运输耗能高于铁路,经济发达区综合运输网密度大,交通运输耗能小。交通运输耗能由小到大的排序是①②③④,A对。故选A。 【2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四川省西部为川西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地形多样,地势起伏大,所以交通运输能耗高,与新疆比较,经济水平高,运输方式多样,综合运输网密度大,根据上题的结论,可知地形地势是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故选A。

B. 经济水平

C. 运输方式

D. 综合运输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下图示意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的是( ) A. 生物制药

B. 手机芯片

C. 高档服装

D. 电子装配

25.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环境质量改善 ④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 A. ①②③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生物制药业、手机芯片、高档服装技术含量高,不属于珠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产业;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电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D正确。故选D。 【25题详解】

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相对不高,发展衰退性产业有比较优势。所以产生的正效应是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①②④正确;随着接受产业转移,就会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故选B。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