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20:11: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二语文 YW—14—02—ZW002
《议论文主体段落构写的基本结构与分析技巧》导学案
编写人:肖立俊 审核人: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4-9-18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议论文主体段落构写的基本结构 2.掌握并运用议论文分析论证的技巧。 【重点难点】
议论文分析论证技巧的运用。 【学法指导】
1. 结合“知识链接”板块内容,自主学习,归集疑点。 2.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解决难点。 【知识链接】
一、议论文主体段落构写的基本结构
观点句 + 阐述句 + 材料句 + 分析句 + 结论句
1、观点句:提出观点。即提出本段的论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一般在段首提出,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要鲜明准确。(提出观点,简洁鲜明)
2、阐释句:阐释观点。紧跟观点句,对观点句进行简明扼要的展开,为选材找准角度,为论证张本。(扼要展开,找准角度)
3、材料句:事例论证。紧接阐释句,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引述事例一般要几句话,内容要围绕论点,交代人物的状况、行动和结果,做到简明典型。(列举事实,交代行果)
4、分析句:道理论证。是材料论证中心的具体展示,是作者观点的具体展开。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紧扣观点,剖析事实)
5、结论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照应观点,闪现话题中心词,紧扣全文中心。(联系实际,照应观点,首尾呼应)
二、议论文主体段落构写的结构示例 【示例1】
①找准自己的位置。(观点句) ②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阐释句) 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④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⑤盖茨在自己乐土上创建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引领世界电脑行业的发展,并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材料句) ⑥如果盖茨一味坚持,选错位置,可能也是一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其他行业小有建树,但比起他现在对人类的贡献,就相去甚远了。(分析句) ⑦盖茨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才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生。(结论句)
【示例2】
①做人要有意气。(观点句) 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阐释句) ③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动人心弦,领舞者邰丽华却是又聋又哑。④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⑤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
1
国,感动你我。(材料句) ⑥她如果被儿时的不幸击垮,丧失了意气,没了斗志,就不可能坚持训练;她如果丧失了意气,失去了对人生的憧憬,她现在可能正在家中或福利院中成为一种负担。(分析句) ⑦因此,若无意气,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结论句)
【示例3】
①坚持是一种挑战。(观点句) ②向自我挑战,向困难挑战,从而走向更高的目标。(阐释句) ③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挡了世代人的王屋与太行发出了挑战,毅然决定要铲除他们。④面对智叟嘲讽,面对家人的劝说,他选择了坚持,并傲然表示要“子子孙孙无穷溃也”地坚持下去。(材料句) ⑤如果愚公畏惧于行将就木的年龄,畏惧于世人的嘲讽,畏惧于高山的万仞,那么就不会有后来感动神灵的壮举。⑥也正因为他的坚持,他才赢得了千百年来的颂扬与学习。(分析句) ⑦坚持,其实就是要在不断挑战中完成自我的升华。
三、议论文主体段落构写的分析技巧 1、因果分析法
在议论文写作中揭示原因以说明会得到某种结果或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示例】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观点句)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阐述句)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材料句)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分析句)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结论句)
2、假设分析法
对陈述事物或现象的论据,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假设分析,并推出假设条件下的结论,从而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
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标志性词语:假如??, 那么??;如果??, 怎能??;试想、倘若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
【示例】只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观点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定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支使我们的思想,放出我们的活力,鼓舞我们的希望,从而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阐述句)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材料句)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
2
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分析句)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结论句)
(3)综合分析法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论证,使说理更透彻,如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正反对比法等等。 【示例】举大业者往往敢于低头。(观点句)那些志存高远,目光远大的人,往往懂得忍辱负重,以酬壮志;那些胸怀霸业,顾全大局的人往往明白含垢忍辱以就功名。(阐述句)淮阴侯韩信曾经低头,承受胯下之辱;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山;太史公司马迁曾经低头,承受极刑之耻。(材料句)宠辱谁能不动心?常人如此,举大业者亦如是。对于韩信,低头意味着颜面尽失;对于刘备,低头象征着汉室蒙羞;对于太史公,低头代表着隐忍苟活。然而他们都选择了低头承受,因为他们坚定地相信,这一次低头后,伟大的事业将开始奠基。(分析句1:因果分析法)假使韩信一时冲动,挥剑杀死挑衅之人,自己必定免不了牢狱之灾,历史也就不会有“暗度陈仓”之智慧;假使刘备顾忌自己“汉室之胄”的身份,卧龙将终于垅亩,三国亦将没有“火烧赤壁”之惊心动魄;假使太史公含恨自刎,于己身败名裂,后世亦不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分析句2:假设分析法)“故能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为此乎?”可见,烈丈夫多矢志不渝,矢志不渝者多举大业,举大业者往往敢于低头。(结论句) 【学习过程】
1、请对照议论文主体段落构写的基本结构,看一看下面一段文字缺少哪些部分,并作适当修改。 有志者事竟成。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遵父命写史书,遍访天下古迹,花费二十年进行资料搜寻蓄备。正当他潜心著书时,一场灾难降临了他的头上。因为他为李陵辩护而惹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遭受宫刑。这一打击使他痛不欲生,几欲绝命于世。正是著写史书的大志支撑着他,使他忍辱苟活,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参考:①有志者事竟成。②“志”者,志向也。③有志向的人,不仅前面有一个让其为之奋斗终生的方向,而且在遇到人生的风雨荆棘时,能勇往直前地甚至含垢忍辱地坚持下去,直至达成目标。④司马迁,踌躇满志,立志著史,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在人生最华丽的章节琴弦骤断。⑤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切似乎将戛然而止。⑥可他却硬生生地坚持了下来,最终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⑦正因为他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志向,才让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状态下,终成巨制。⑧试想,他若没有那宏伟的志向,以及由此产生的超乎常人的意志,而“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文学、史学史上将缺少浓墨重彩的一笔。⑨因此,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若立下宏伟的志向,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终将成就一番大业。
2、请对照议论文主体段落构写的基本结构,看一看下面一段文字缺少哪些部分,并作适当修改,要求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论证。
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过被“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在一个小店铺里工作,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做好营业工作之后,分秒必争,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参考: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观点句)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阐述句)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材料句)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