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总复习提纲(2017)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4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复习提纲(第 1 章)

1. 工程测量学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和水中、空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实用性学科。它主要以建(构)筑工程和机器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 2.工程测量学在各阶段的任务和作用有哪些?

勘测设计阶段:提供设计所需要的地形图等测绘资料,为工程的勘测设计、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服务;

施工建设阶段:主要是施工放样测量,保证施工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运营管理阶段:是以工程监测监测为重点,保障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营。 3.工程测量学有哪些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仪器、观测量、处理) ?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 ?工程控制测量与数据处理; ?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设备安装检核测量;

?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 4.工程测量学有哪些主要应用?

?建筑工程测量 水利工程测量 线路工程测量 桥隧工程测量 地下工程测量 海洋工程测量 军事工程测量 三维工业测量 矿山测量 城市测量 5.工程测量学有哪些特点?

?服务对象众多/应用非常广泛/涉及知识面广/工程要求不尽相同/实施条件千变万化 6.工程测量学有哪些现代发展? 测量数据的精密处理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遥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7.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测量内外业作业一体化 ?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

?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 ?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 ?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 ?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

复习提纲(第 2 章)

1.大型工程测量一般分哪些测量工作?与工程建设哪些阶段相对应? ?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 ?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 ?工程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工程测量信息管理

2.我国铁路勘测设计中,初测和定测的定义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工作?

初测是根据方案设计下达的勘测设计任务书,经过全面的分析比较后,对一条或多条主要线路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包括:

?线路的分级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沿线路实地选点、插旗、标出线路方向, ?补充方案设计中没有考虑的局部方案,

?沿线路方向进行初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1:5000~1:2000带状地形图。

定测是对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将选定的线路测设到实地上和所进行的有关测量。包括: ?中线测量 ?曲线测设

?纵横断面测量

?局部的地形图测绘

?专项调查测量,为施工设计收集资料。 3.工程施工建设阶段有哪些测量工作? 建立施工控制网

加密施工测量控制点 施工放样 工程监理测量

施工期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阶段工程竣工测量

4.工程运营管理阶段有哪些测量工作? 工程竣工总图的编绘 变形监测网的建立

建(构)筑物变形测量 工业设备的安全运营监测 地表沉降测量

局部地区的形变监测

5.为什么要建立工程测量信息系统?系统应具有什么功能?

实现各种测量信息的采集、处理、更新、管理和应用的数字化、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勘测设计一体化系统

?施工测量和放样信息系统 ?大坝变形监测信息系统 ?城市地下管线网信息系统等

复习提纲(第 3 章)

1.测量误差主要有哪些种类?

?偶然误差:当一个观测值的误差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每一个因素的影响都较小且量级相当时,该观测值是随机变量,其误差属于偶然误差。大小和符号变化无规律,大多服从正态分布 ?系统误差:大小和符号变化有规律,有的可通过模型进行改正。

?粗差:数值大,随机出现,服从狭义可靠性论,可进行粗差探测和定值定位 。 2.误差分配方法主要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等影响原则

忽略不计原则

设总的限差为 ,主要由三种误差 、 引起,当一种误差等于或小于另一种误差的三分之一时,这一误差对总限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按比例分配原则?? ?

3.能正确理解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的关系。

测量精度与误差是密不可分的,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但是,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度是精确度和准确度的总称。精确度与偶然误差有关,准确度不仅与偶然误差有关,而且与系统误差有关,表现为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4.地面坐标测量主要有哪些方法,基本原理是什么?

极坐标法:将全站仪架设在一已知点上,后视另一已知点,测量到待测点的角度和距离,即可得到待测点的坐标。

自由设站法:用全站仪进行边角后方交会,将全站仪自由地架设在地面任一点,只要能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作边角测量,即可得到设站点的坐标。

GPS单点定位法、GPS RTK法 :两种确定点的坐标的方法也是基于距离后方交会和基线测量。 (激光跟踪法)

首先把移动棱镜放置在一个已知距离(基准距离)的点上(称跟踪仪的鸟巢),然后再移动,将干涉测量出的相对距离加上基准距离,即可得到绝对距离。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激光扫描仪对被测物体测量时也提供三个观测值,即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测角系统类似激光跟踪仪的测量模式,但测距方式不同,是采用精密比对的相位差测量方式 远程微形变雷达测量系统IBIS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它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方位和高度等信息。 5.对地观测技术主要有哪些,能理解各自的工作原理。

GNSS技术和方法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利用导航卫星建立的覆盖全球的全天侯无线电导航系统,是最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 InSAR技术和方法

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即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简称干涉雷达测量。

InSAR以同一地区的两张SAR图像为基础,通过求取相位差获得干涉图像,经过一系列处理,从干涉条纹中获取大区域的地形高程数据和地表微量形变信息。 机载LiDAR技术和方法

6.理解基准面测量、投点测量、倾斜测量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