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测试题1 沪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3 19:59: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干冰不是冰 B.纯碱不是碱 C.食盐不是盐 D.铅笔不含铅 2.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各种复杂的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铵。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常加入适量的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氯气与水反应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的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蒸馏水卖给一些单位。为辨别真假,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

A.酚酞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4.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有 ( ) A.1类 B.2类 C.3类 D.4类

5.用来治疗胃酸(含稀盐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 ( ) A.NaOH B. CuSO4 C.Al(OH)3 D.NaCl

6.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 ) A.氯化铁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硝酸钠溶液 7.下列关于盐酸的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 ) A.与锌反应制取氢气 B.除去金属制品表面的锈斑 C.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与碱反应

8.下列各组微粒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2–+–+–2+

A.H、NH4、SO4、K B.OH、NH4、Cl、Ca

+2–2–+––3+–

C.NH4、CO3、SO4、H D.OH、Cl、Fe、NO3

9.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中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

C.浸洗用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的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的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

10.有一种不纯的NH4Cl样品,经过分析知道其中的氮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可能混入了下列哪种氮肥 ( )

A.NH4HCO3 B.(NH4)2SO4 C.NH4NO3 D.CO(NH2)2

11.仅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以下反应类型中的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氨气 D.二氧化碳

13.下列各组物质中酸都是过量的,反应完全后无沉淀存在的是 ( ) A.氢氧化钙、碳酸钠、盐酸 B.硝酸银、硝酸钠、盐酸 C.硝酸钡、硝酸钾、硫酸 D.硫酸钾、氢氧化钡、硝酸

14.向足量的稀硫酸中加人适量铁粉,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情况的是 ( )

二、填空题

15.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质量分数为B,则A B(填“>”、“<”或“=”,下同),氢氧化钙溶液的pH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的pH为B,则A B。质量为A的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测得其质量为B,则A B。

16.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B、C和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图7-9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顺序是 。

三、实验题

17.下表中各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分别写出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 KNO3 H2 Cu 杂质 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 KCl CO2 CuO 化学方程式 18.已知:A、B、C、D、E、F六种物质,存在下列关系: (1)A+NaOH→B↓(蓝色)+C (2)D+E→A+H2O

(3)C+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NaCl (4)E+B→A+H2O

试写出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

(1) ,(2) , (3) ,(4) 。 19.已知A、B、C、D、E、F六种物质有如图7—10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发生分解反应可生成

B和C,B和足量的F反应生成D,而D和E相互反应又生成了A和F,则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可能是:

A ,B , C ,D , E ,F 。

20.如图7—11所示,在锥形瓶中盛有浓硫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

(1)锥形瓶中产生的现象是: ;

(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通过以上实验,你总结出哪些道理? 。

21.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述两个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

2–

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定溶液中有SO4。

甲:溶液

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

加足量稀 硫酸沉淀不溶解

加BaCl2溶液乙:溶液加足量稀 盐酸无沉淀白色沉淀

试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

(1)甲同学方案 ; (2)乙同学方案 。

22.某同学欲测定“XX”牌味精中食盐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1.称取该味精样品5 g,并溶于蒸馏水;2.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3.过滤,将沉淀洗涤、烘干、称量,得到沉淀质量为1.44 g。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2)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3)若味精包装上标注:“NaCl含量≤10%”,则此样品 (填“符合”或“不符合”)产品标示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

2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舍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3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1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稀硫酸 加入的铁样品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甲 200 g 9 g 208.7 g 乙 150 g 9 g 158.7 g 丙 150 g 14 g 163.7 g‘ (1)哪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和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质量为25.4 g,结果精确到1%)

五、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