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5:32: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范文【精品】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摘要】目前针对高层建筑基础多为筏板式基础,筏板式基础超长体积大,无论从施工还是从过程控制以及温度应力的和水化热的控制中给施工者带来较大的难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为控制好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及表面与大气温度之差不超过25℃,应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常见的几种常见问题处理措施:泌水处理:筏板承台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严重时,将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可采用海绵吸除。 二次振捣与混凝土表面的特殊抗裂措施:由于混凝土浇筑后上部保护层厚度商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初步按标高用铝合金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后将预先准备好的 30×30mm 钢丝网压入混凝土内,钢丝网标高控制在基础底板顶标高下20mm 处,随混凝土浇筑的进行随时铺放,并用φ 8 的弯钩钢筋间距2m 将钢丝网固定,及时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平两次,闭合混凝土面层的收缩裂缝。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每隔半小时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一次重复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抗裂性。

施工缝、后浇带施工: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预留后浇带,后浇带的构造应按照设计及标准图的要求设置,一般应采用模板支挡。不宜设置施工缝,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按照后浇 [最新]实用范文精品文档论文文献带要求处理。如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条应具有缓涨性能,7d 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充分向混凝土布料机供料,保持其工作的连续性。场地应同时容纳两台搅拌车,以轮流向布料机供料。搅拌车输送混凝土的能力宜超出布料机排放能力的20%。

季节施工措施:混凝土雨期施工时,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及时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当大雨造成无法继续浇筑时,应设置临时施工缝,施工缝应加设模板。大体积混凝土暑期施工时,可对石子、砂、水泥、水等采取遮盖、降温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根据热工计算采取降温的方法。现场应对混凝土输送泵、输送管道进行遮盖,应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应超过35℃。宜避开高温时段继续混凝土浇筑。 二、混凝土测温混凝土测温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温差,从而为混凝土的养护采取措施提供依据,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产生裂缝。

1、测温方法:采用预埋薄壁钢管法测温,测温仪器选用温度计,将温度计用线绳系牢沿薄壁钢管慢慢送到底部,即可读出所需温度值。

2、基础承台布置测温点布置:测温点应选择代表性强的部位,本工程在厚大承台处用Φ10 薄钢管按上部、中部、底部留设测温孔,水平分布间距3000—5000 ㎜,特别是承台边缘与筏板交接处。

3、测温管布置:在每个测温点沿竖向预埋三根薄壁钢管,分别用来测承台的底部温度、中心温度及表面温度。薄壁钢管应呈稍倾斜状埋置,便于温度计放置,并注意将钢管下部封闭严密,上口用牛皮纸或软木塞塞实,防止混凝土浆灌入,测温钢管预埋时一定要与钢筋固定

牢固,防止振捣混凝土时移位,每个测温孔预埋好以后均应按附图的编号悬挂相应编号表示。 4、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承台内埋没若干个测温点,采用L 形布置,每个测温点埋设温管3 根。一根管底埋置于承台混凝土的中心位置,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另 [最新]实用范文精品文档论文文献一根管底距承台上表面100 mm,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00n 皿。用100 的红色水银温度计测温,以方便读数。

5、保温养护措施的选择: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压实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以保温、保湿为主,一般可采用在混凝土表面塑料薄膜之上覆盖一定厚度(通过计算确定)的防水保温棉被的保温养护方法。养护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保温层的厚度以及保温时间根据热工计算以及现场测温记录确定。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大于14d。

三:控制混凝土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1、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有害裂缝。

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并掺加粉煤灰及加入2%~2.5%的 DB-1 泵送剂,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用水量控制在165Kg/m3 以下),以达到改善和易性,降低水化热,补偿收缩的目的。

内掺水泥量8%~12%的AEA 膨胀剂,利用它的微膨胀作用来抑制水泥的收缩,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以增加混凝土内部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③、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拌合时,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输送管道也适当采取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施工时,视温度情况对泵管加以覆盖并淋水降温。

2、混凝土表面处理:用铁制滚筒在混凝土初凝前反复碾压表面,用木抹子进行表面提浆找平处理,以闭合水裂缝,初步标高用长刮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收压两遍,这样既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分水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又能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1)、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且可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 2)、二次振捣与混凝土表面的特殊抗裂措施由于混凝土浇筑后上部保护层厚度商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初步按标高用铝合金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后将预先准备好的30×30mm 钢丝网压入混凝土内,钢丝网标高控制在基础底板顶标高下20mm 处,随混凝土浇筑的进行随时铺放,并用φ 8 的弯钩钢筋间距2m 将钢丝网固定,及时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平两次,闭合混凝土面层的收缩裂缝。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每隔半小时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一次重复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抗裂性。 3)、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泵送过程中,常会发生输送管堵塞故障,故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十分重要。须合理选择泵送压力,泵管直径,输送管线布置应合理。泵管上须遮盖湿麻袋,并经常淋水散热。混凝上中的砂石要有良好的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名1:3,砂率宜在40%。45%间,水灰比宜在0.5—0.55 间,坍落度宜在15—18cm 间。 4)、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承台连续浇筑,故浇筑现场须设防雨棚,并在基坑四周,设置盲沟和集水井。 5)、混凝土浇捣后,应严格按照测温制度,专人,定时、定点进行测温并及时作好记录,管理人员要及时询问检查人,查看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即时处理防止温度下降过快。 -----分享文档,传播知识,赠人以花,手自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