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与营养防治 (附减肥食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0:19: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

高级营养师论文

(国家职业技能一级)

文章题目:肥胖症与营养防治

姓 名:程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山东省菏泽市 工作单位:

肥胖症与营养防治

程巍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文明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食品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吃”已不再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令人担心的是“吃出来的负担”,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疾病-肥胖症,就是因为“吃”而造成的病症,肥胖症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在近些年来,大多数国民民众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肥胖症也随着国民民众小康生活快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定为疾病,是当前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又一大杀手。追溯肥胖症的根源,其主要的还是饮食问题,本文主要是从肥胖的形成原因、肥胖的类型、常用判定指标、肥胖的危害及并发症、对肥胖症预防、膳食的治疗和运动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肥胖症;并发症;营养治疗;运动治疗。

一、 肥胖、肥胖症的定义 由于营养失衡,摄入的热量大于人体

消耗的热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或分布异常,造成自身的体重增加,并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称为肥胖。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定为疾病,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一起的慢性代谢疾病。[1] 二、 肥胖症的形成原因 肥胖症的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因

素:

1. 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

2. 饮食因素:饮食摄入热量过多,一些高脂肪、高糖饮食均可导致脂肪堆积; 3. 活动与运动因素: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运动减少,则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全身脂肪库中; 4. 代谢因素:肥胖者合成代谢亢进,与正常人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 5. 神经精神因素;

6. 内分泌因素: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偏多,且又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较不敏感,脂肪细胞上单位面积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减少,也促进脂肪合成。[2] 三、 肥胖症的分类 肥胖症的分类比较繁多,在中医上也有分类,

我说的是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分类,大致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种。

1. 原发性肥胖 此类肥胖单纯性肥胖最为常见,主要是由内分泌或遗传性肥胖以外原因引起的脂肪组织过多的病症。 (1) 体质性肥胖 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于25岁以前

营养过度有关。多数有家族性遗传史,超重的儿童通常成为超重的成人。 (2) 营养性肥胖 又叫外源性肥胖或获得性肥胖。多由于

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或由于体力劳动过少或某种原因需较长期的卧床休息,热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此类肥胖主要是因为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所致。 (3) 体质性肥胖可再发为外源性肥胖,又称为混合性肥胖。

以上三种肥胖的情况都称为单纯性肥胖,特别是城市里20—30多岁的妇女较为多见。中年以后的男、女也有自发性肥胖的倾向,绝经期妇女更易发生。

(4) 水、钠潴留性肥胖 又叫特发性浮肿。此型肥胖多见于

生殖及更年期女性。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所致的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及静脉回流减慢等因素有关。脂肪呈不均匀分布,以小腿、股、臀、腹部和乳房为主。[3]

2. 继发性肥胖 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患者在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症状的基础上,表现为肥胖病因有以下因素形成: (1) 下丘脑病:由炎症后遗症、创伤、肿瘤、肉芽肿等多种

原因引起的下丘脑综合症,均可引起肥胖。 (2) 垂体病:见于轻度脑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瘤(尤其是

嫌色细胞瘤)、空蝶鞍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