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9:57: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静安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2018年1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去年今日此门中, 。 (《题都城南庄》)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4.复行数十步, 。 (《桃花源记》) 5. ,锦鳞游泳 。 (《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万籁此俱寂”的“此”指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B.颔联描写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C.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 》、《 》。(2分) 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10.以下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蒋氏认为赋敛之不幸远甚于捕蛇之不幸。 B.乡邻们非死则徙的惨境是赋敛所造成。 C.蒋氏多次直接表明不愿恢复赋税。 D.蒋氏对于捕蛇无怨是假,无奈是真。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3分)
唐俭与太宗弈,占先。上怒,出为潭州。余怒未息,召尉迟敬德曰:“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查证其过。”.敬德拱手唯唯。明日廷奏,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上追问者三,敬德坚持者三。上怒,碎玉盏于地,拂袖入,
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益者各有三,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
遂赏敬德一。群臣皆称万岁。
【注释】尉迟敬德,指尉迟恭,字敬德,唐代官员,曾助太宗即位。 11.下列与选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共4分)
(1)余怒未息( ) .
A.尝贻余核舟一 B.邹忌修八尺有余 .C.其级七千有余 D.以残年余力 ..(2)良久索食( ) .
A.谨食之,时而献焉 B.皆出酒食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有怒斥过失之臣的美德。 B.我有自责过失的美德。 C.我有让怒气消失之美德。 D.我有怒气消失的美德。 13.请引用原文回答(共4分)
(1)敬德接受唐太宗交代的任务先是“ ” ,查证后则是“ ”。 (2)敬德抗君之命,太宗的态度先是“ ”,后是“ ”。 14.唐太宗是明君,本文能表现他优秀品质的一项是( )(2分) A.从善如流 B.察纳雅言 C.是非立辨 D.自我反省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
锔瓷技艺
①锔瓷,是指陶瓷器修补技术。
②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瓷器光亮圆润、坚固耐磨,因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但瓷器易碎,且无法通过粘合或捆绑复原。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市场有碎瓷再生的需求,同时瓷器可制成工艺品,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大器沉雄。这些作品往往出于大师之手,不可重复,不得再生,只有修补。于是,锔瓷技术便应运而生。
③锔瓷需要金刚钻,因为瓷器的硬度非常高,其它金属钻头都无法钻孔打眼,所以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说法。
④锔瓷讲究精工细作,比如紫砂壶的锔补,因为壶壁较薄,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壶壁的一半,这种精确到毫米的工作,完全靠工匠的手感,用力稍欠,深度不够,则事倍功半;用力稍过,壶壁钻透,则前功尽弃。再如形似订书钉的“锔钉”,两只脚打入钉眼时角度要好,否则难看不说,天长日久就走形了。
⑤在将碎瓷修补完好的基础上,如何使这些再生之器看得上眼,就要讲点艺术了。因为单纯的修补只是匠活,而修复却不觉丑陋,再生而没有缺憾,就接近艺术了。乾隆年间兴起的“锔活秀”,要求锔匠们在修补瓷器时,重视对器具的装饰,能将镶嵌、锻打等工艺融入锔补拼接中,于是对瓷器进行镶边、雕花、包口、刻字等修饰工艺便产生了。
⑥“锔以合道”是这项技艺的顶峰,碎瓷的每一条裂纹,每一道缝隙都有它的走势和趋向,工匠的匠心在于通过艺术构思,运用精湛的手艺,在残缺的器物上完成二次创作,此时的作品雅性自然;破碎的纹络或直或斜,亦直亦曲,状如枝蔓,形似闪电,自然而生,看似有为却若无为,从而达到“补而不失其真,修而愈增其美”的化境。
⑦锔瓷技艺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锔匠做活的一幕,可见它至少跨越了千年历程。锔瓷是一门成人之美的手艺,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的物件,就像是修复一份破损的感情,但社会在前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锔瓷技艺日渐式微,昔日穿街走巷的锔瓷工匠,已经淡出人们视野。
(选自《科普话报》有改动)
15.从第②段可概括出锔瓷之技应运而生的原因是:(共4分)
(1) (2)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瓷器是一种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的器具。
B.除钻石外其它金属也能用作金刚钻钻头。 C.举修补紫砂壶的例子说明锔瓷是一门艺术。
D.《清明上河图》可证锔瓷技艺起源于宋代。
17.第⑥段画线部分乃匠心所在,其含义是 。(3分) 18.锔瓷之技有三个境界,可概括为:(共6分)
(1) (2)看得上眼,讲点艺术。
(3)
19.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有七十二行当之说,很多行当与锔瓷技艺一样,渐渐消失,例如爆米花、捏泥人、纳鞋底、弹棉花等,请选择一种,简要说说你对这一技艺的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1分)
塾师老汪
①老汪颀秀,留个分头,身着长衫,很有气派。老汪在开封府上学多年,也算是有学问了。但老汪口讷,紧张了还有些结巴。老汪在私塾教书,每一家干的时间都不长。
②沉浮七八年后,老汪终于在范家镇上落下了脚,镇上大户范子敬建书塾给小儿开蒙,慕汪先生之名,请他主持,学堂就设在大院西屋。。
③老汪引笔奋力,书“种桃书屋”四个大字作匾,魏碑凝重,笔力沉着,东家赞赏不已。
④东家心善,欢迎邻里孩子随读,不( )报答,这样便吸引了十里八乡的莘莘学子。老汪治学严谨,认真传( ),诲人不倦,但“之乎者也”毕竟不易,常常有学生死活搞不清,朽木不可雕也,圣人的训诫几次都到了嘴边,他还是忍住了。小孩儿家,伤不得。天长日久,欲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宏图大愿便打折扣了。更有甚者,是顽童与他倒着使劲。戒尺教训,他不忍,罚跪思过,他更不忍,故常自叹连当个平庸俗师都不成。如此进退失据,给他平添了无奈之苦恼。
⑤有天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生都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应该高兴。而老汪发挥道,“这个“远方”不仅是路途之远近,更应是心口之距离。近在比邻却相隔天涯,高兴个啥呀。就如你们,学而不勤,尽管都在我眼皮底下,朋侣乎?”说得学生都低头不语,老汪戚然含泪。
⑥每逢十五,老汪都放假半日。中午时分,他迈开大步,一往直前,时而顺着大路,时而行于阡陌,时而爬坡上山,夏天一身水,冬天一头汗,筋疲力尽才回。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有狂走怪癖,但经年累月地锲而不舍,也就另作猜测了。
⑦谷雨前几天,老范从前村收租子回来,老汪披着褂子正要出门。老范想起今天是月半,便趋步相问:“先生,这年复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⑧老汪道:“东家,一言难尽啊。”说完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⑨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先生吃饭,借酒酣微醺,又说到这事。此时老汪已半醉,趴在桌上哀哀而哭:“天地君亲师,我敬天重地,忠君尊师,都有交待了。只是父母养育无以为报,没法疏解啊。”
⑩老范一向尊重塾师。老汪这么一开腔,知道他定有难言之苦,便有意疏导他,说:“先生,愿闻其详。” 11“我娘生我难产就走了,那年花开月正圆,但我们娘俩都苦命啊。父亲育我终生未续,他病重时我从开封○
往家赶,途中遇到曾大师与太平军打仗误了时辰,没赶上给他送终,我苦啊!那天也是花开月圆的十五,所以每逢这天我心结难解,走走散散,就好许多。”
12老范听着老汪倒苦水,心里一阵悲凉,对老师益发敬重,便劝了句:“正午时分,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
无常鬼怪。”
13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找我,我就跟他到爹娘那边去了。” 14老汪的老婆叫银花,不识字,跟着老汪张罗学堂杂事。她收作业发本子,送茶扫地擦黑板,手脚勤快。 ○
15老汪嘴笨,银花却嘴快,但她开口尽是街谈巷语,嘴像刮风似的。人劝老汪:“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你○
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16老汪一声叹息:“话语正经,偶尔有个偏差,值得我劝。倘若语不入道,何劝之有?” ○
17银花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占便宜,老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得饶一头蒜;买人二尺布,○
缠着要一绺线。夏秋两季,总到地里捡荒,碰到谁家迟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一把。从学堂出门离东家地亩近,所以他家的损失也多。
18一次东家到后院看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我们另请良师吧。” ○
19“为啥? ” ○
20“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
21“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
22“其实,这也不是为了老汪。” ○
23“那又为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