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2:26: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言学纲要复习提纲(最新版)
霍志军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语言学纲要》
导言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文言文)印度(梵语)希腊-罗马(拉丁语)。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
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
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
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四、语言学的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基人: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
2、结构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3、形式语言学。 乔姆斯基(美国)《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学派的代表。 4、交叉语言学
五、主要的语言学家及其代表作
索绪尔 (瑞士) 《普通语言学教程》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布龙菲尔德(美国)《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特鲁贝茨科依(俄国)《音位学原理》 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 叶尔姆斯列夫(丹麦)《语言理论导论》哥本哈根学派代表。 乔姆斯基(美国)《句法结构》是转换生成学派的代表。 高本汉(瑞典)《中国音韵学研究》。 韩礼徳 (英国)《功能语法导论》系统功能学派代表。 拉波夫(美国)〈语言演变理论的经验基础〉社会语言学代表。 赵元任(中国)〈现代吴语的研究〉〈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这一功能最直接的体现在语言内容的表达,信息的传递时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方式,通过信息的交流,人们才可以交流经验,更好的达到分工协作。而且语言可以突破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无论多么大量的信息都可以转化为语言,传承下来,社会辉煌的文明便是建立在信息的传递之上。虽然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如旗语、信号灯、电报等等,来
传递信息,但是这些非语言的形式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就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日常生活中众多的对话并不是为了传达什么信息,而是交际关系的维持。日常生活中许多怨言我们并不用来传递什么信息,而是建立一种交际关系。
第二节 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差异: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物质的;思维是语言的使用主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2)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 3)构成方式不同;
4)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
联系: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1)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2)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能适应思维的要求。因此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语言与说话(言语)的关系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系统和语法规则的系统。 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性的。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语言不能够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区别表现在:
第一,语言是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使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第二,语言具有社会的因素,言语具有个人的因素。 第三,语言是相对封闭的,言语是相对开放的。 联系表现在:
第一,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第二,语言对言语起着积极的、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二、语言与符号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符号:符号都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组成,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是社会的产物,必须经过人们的约定赋予它一定的意义,才能起到符号的作用。就是用甲事物简单地来代表乙事物;
如:
形式:红灯 红绿灯(符号)
意义:禁止通行 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声音(能指):shū 书
意义(所指):装订成册的著作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本身的自然属性来判断。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语言符号的两个基本特性)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每个语音符号的形式(语音)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
属性伤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言符号的任意性具体表现在:
(1)不同的语音形式可以表示相同的意义,代表相同的现实现象,如等义词,再如: “书” 的意义是装订成册的著作,但语音形式可以不同: 汉语:shū 英语:[buk] 俄语:[kniga] 日语:[hon]
(2)相同的语音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同音词、多义词。再如,有个汉族老太太责怪外国人说话怪: 汉语的“水”,美国人说是“窝头”,汉语的“五个”,法国人说是“三个”(cinq),即: 窝头(汉语) 五个(法语) water cinq
水(英语) 三个(汉语)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是只能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二、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的系统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很复杂,语言学家在不断地探索。多数学者的看法可以概括成: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这里先讲语言的分层情况。其效能在于:以少数有规则的组合多数。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 底层:音位(几十个) →音节 语言系统
上层:语素(几千个)→词→短语→ 句子 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链条上由符号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卸下来,换上另一个环节,组成新的链条。例如: 我 看 书 他 看 书 小王 买 书 老师 写 文章 人们 欢呼 胜利 ?? ?? ??
所以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
1、组合关系:(句段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成更高一层的单位,在同一单位层级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组合关系。
2、聚合关系(联系关系)在语言系统的某个环节的符号可以在同类的聚合中自由替换,又称之为分类关系。是纵向的类聚关系,它存在于我们大脑中。比如:
红 花 红 花 蓝 光 白 线
紫 旗 香 脸蛋 小 房子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成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只有人类特有的。
二、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这句话怎么理解?) 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有本质的区别: 1.单位的明晰性 2.任意性, 3.结构的二层性
4、开放性/创造性:即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5、传授性: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第一节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语音学和音系学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的物质外壳。 语音的自然属性——语音学的研究: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 语音的社会属性——音系学的研究;以语音的社会属性和 语音的自然属性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方面: 发音——传递——感知 生理——物理——心理
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言学 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
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成串的话语中切分、归纳出来的。
音位和音素的关系:
音素:是语音中最小的线性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构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有元音和辅音构成。 音位:是语言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也就是从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1)从划分依据来看,
(2)从形式来看:因为是抽象的,音素是具体的。 联系:
(1)因为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音素也就无所谓音位,
(2)一个因为可以有一个因素构成,也可以由一组音素构成,他们是类别和成员的关系;一个音位实质是对好多个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的概括。
三、国际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上通用的记录人类语音的符号系统,国际音标最初由斯威特(H.sweet)设计出草案,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公布使用。 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
(1)音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现象。
(2)国际音标所用的符号大多数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的时候再补充采用希腊字母。 (3)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通常把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放在方括号[ ]里。
国际音标所代表的音是全世界一致的,我们不要把它和具体语言中形状相同的字母的读音混为一谈。 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 国际音标记音有宽式和严式两种。
严式记音要求只要音素不同就要使用不同的符号,叫音素标音法;宽式记音记录的是音位,叫音位标音法。 比如汉语普通话音节ai、ba、gao中的音素a,都是不同的音素,按宽式记音要求用一个a就够了;但按严式记音要求,这三个a要分别用三个元音表示ai[a]、ba[A]、gao[?]。
第二节 从声学看语音
语音四要素
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四要素:音高、音重、音长、音质。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快慢。 “ma” :“妈麻马骂” 2、音重(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汉语中的“莲子” 、“帘子”; 英语中的conduct重音在前是名词,“行为”、“举止”义,重音在后是动词,“引导”、“传导”义。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震动时间的久暂有关。 英语it[it]和eat[i:t]音长不同,词义也不同; 广东话也有类似现象,同是[sam],同是55调值,读得稍长,是“三”;读得稍短,是“心”。 4、音质(音色)——声音的品质和个性,即声音的特色, 语音中的音质决定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第三节 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一、发音器官
发音器官分三大部分: (1)动力部分(肺); (2)发音体(声带);
(3)共鸣器(口腔、鼻腔、咽腔)。 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从四个方面考察: (1)声带是否振动。
(2)发音器官各部分是否均衡紧张。 (3)气流是否受阻。 (4)气流的强弱。 1、 元音
元音是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器官阻碍而发出的音。
2、辅音
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1)发音部位
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有1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