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中部车场设计- 副本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40: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黑龙江科技大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矿山规划与设计 专 业: 采矿工程 班 级: 采矿 10-4班 姓 名: 000 学 号: 27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实验二:采区上、中、下部车场优化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上机进行采区的上、中、下部车场的施工图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采区设计,并增加计算机绘图能力,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加强计算机在煤矿的普及应用,从而提高利用计算机和系统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原理

以采区设计中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及垌室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为基本原理。

三、实验学时

12学时(上、中、下部车场设计各4学时,根据学时选做)。

四、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及CAD绘图软件。

五、实验要求

1.根据学生自主提出的设计已知条件进行采区的上、中、下部车场线路设计计算,并利用计算机绘制出上、中、下部车场设计施工图。

2.弄清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的作用、形式及施工图的绘制要求。

六、实验内容及结果

1.叙述主要实验内容

?某采区开采近距离煤层群,轨道上山布置在煤层地板岩石中,倾角22,向区段石门甩车。轨道上山和区段石门内均铺设900mm轨距的线路,轨型为15kg/m,采用1t矿车单钩提升,每钩提升3个矿车,要求甩车场存车线设双轨高低道。斜面线路布置采用二次回转方式。

在未计算前,先做出线路布置草图,并把要计算的各部分标以号码,如图一所示。

计算步骤如下:

斜面线路联接按系统各参数计算 道岔选择及角度换算

由于是辅助提升,两组道岔均选取ZDK922—4—15(左)道岔。道岔参数; α1=α2=14?02′10″a1=a2=3543;b1=b2=4757

斜面线路一次回转角a1=14?02′; 10″斜面线路二次回转角δ=a1+a2=28?04′。 20″一次回转角a1的水平投影角a1为:

?tga11tg1402′α=tg=tg=15°05′24″ cosβcos22??式中β为轨道上山的倾角,β=22 '11'二次回转角δ的水平投影角δ′为:

?tg(α+α)20″?1tg2804′''12δ′=tg=tg=2954′29 ?cosβcos221一次伪倾斜角β′为:

β′=sin1(cosα1?sinβ)=sin1(cos14?02′10″?sin22?]=21°18′38\

′为: 二次伪倾斜角β′β′=sin1[cos(α1+α2)?sinβ]=sin1[cos28°04′20″?sin22?]=19?18'05\

斜面平行线路联接点各参数

本设计采用中间人行道,线路中心距S1=2200。为简化计算,斜面联接点线路中心距取与S1相同值。斜面联接点曲线半径取R′=12000,这样:

B=S1?ctgα2=2200×ctg14?02′10″=8800

?α1402′10″2T1=R′?tg=12000×tg=1477

22L=B+T1=8800+1477=10277

S2200m=1==9071 ?sinα2sin1402′10″b1+a2+m(4757+3543+9071)n=sinα1+T=×sin14°02′10″+1477=10430sin(α1+α2)sin(14°02′10″×2)n′=n-T1=10430-1477=8953

竖曲线相对位置 竖曲线各参数 取高道平均坡度iG=9000,γG=tg1iG=30′56′

1取低道平均坡度iD=7000,γD=tg取低道竖曲线半径RD=12000

iD=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