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测试题语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45: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届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19·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l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 1.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

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2.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3.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

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 B.降水都降在锋前 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D.都属于气候系统 4.关于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锋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 B.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C.暖锋过境时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D.锋面从高纬方向移来

5.下图所示四幅冷、暖锋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 )

下图是某时段我国局部地区降水量预报图,回答6~8题。 6.该时段可能为( ) A.三、四月 B.五、六月 C.七、八月 D.九、十月

7.影响图中A区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锋面 B.准静止锋 C.气旋 D.反气旋

8.在该时段有可能对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带来有利影响的天气是( )

A.寒潮 B.沙尘 C.伏旱 D.台风

右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完成9~10题。

9.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

第 1 页

(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10.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 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 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 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 读下述天气预报材料,日期 天气 风力 气温 回答11~12题。

12月9日 晴间多云 南风3~4级 -2 ℃~8 ℃ 11.此地可能位于

12月10日 阴、局部有小雨 北风3~4级 -2 ℃~6 ℃ ( )

A.长城以北 B.小兴安岭以东 C.黄河入海口以南 D.五指山以西 12.12月9日~10日,可能是下列哪一天气系统过境( )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准静止锋 13.(2019年高考广东卷)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4~16题。 14.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如果戊区域为阴雨天气,则等压线a的值最可能是( )

A.1002.5 hPa B.1005 hPa C.1007.5 hPa D.1010 hPa

16.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

A.南亚进入旱季 B.我国东部秋高气爽 C.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 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2019?江苏卷)2019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 C.丙 D.丁

1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2019年入夏以来,重庆、四川等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据此回答19~20题

19.2019年8月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最高气最低气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风力 天气状况 温/℃ 温/℃ C.地形 D.洋流

11月28日 22 11 微风 秋高气爽 20.造成川渝地区干旱严重的最主要天气

11月30日 7 2 北风3级 小到中雨 系统是( )

12月2日 9 2 微风 晴 A.气旋B.台风C.低压D.反气旋

下表为某市2012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21~22题。

2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⑥⑤④ D.③②①

第 2 页

2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23.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伏旱

2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 )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二、综合题

1.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

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2. (18分)2019年初,欧洲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极地冷空气沿大西洋东岸侵袭欧洲西部地区。气象专家认为,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以及“拉尼娜”现象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涛动”指的是北极地区的气压变动情况。通常情况下,控制北极地区的气压为

____________压(填“高”或“低”),下图中能反映正常年份北极地区大气运动状况的是________。(4分)

(2)图中1月份0 ℃等温线在①处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②处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等温线今后可能向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6分)

(3)简述欧洲西部地区地形对极地冷空气南下的危害。(4分) (4)简述极寒天气给欧洲带来的主要影响。(4分)

3.如图为2019年某日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地区地面气压场实况图,此时图示地区出现北部为亚洲高压,南部为三个台风共存的局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2分) (1)判断图示现象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指出A天气系统在沿海地区登陆前后可直接导致哪些自然灾害?(6分)

(3)阐释在B天气系统的影响下,未来几天内宁夏平原地区将会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