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29: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高一年级 (理)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5分)

1. 把水稻植株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给水稻提供C18O18

2,可在水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找到H2O

B. 给水稻提供H18,在水稻叶肉细胞中找不到C18

2OO2

C.给水稻叶片提供C18O18

2,水稻根细胞中不会产生含O的乳酸

D.给水稻提供18O18

2并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在水稻叶肉细胞中找不到含O的丙酮酸

2.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3. 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乳酸菌无氧呼吸又称为发酵

4. 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土豆(马铃薯)片上分别滴上几滴H2O2。在x上出现泡沫,在y上没有泡沫,

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 ) A.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H2O2只能影响淀粉分解成单糖

B.土豆片x是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受H2O2抑制

C.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植物细胞中含有H2O2酶,能促进H2O2分解,该酶会在高温、强酸、强碱中失效

D.土豆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H2O2专门使土豆片中的H2O2酶分解,这也是酶专一性的表现 5. 将质量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装有完全相同的培养液的三支试管中,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

甲 乙 丙 温度(℃) 15 20 20 (光照强度Lux) 6000 400 6000 正确的实验结果是

(1)丙与甲相比,质量增加很多 (2)丙与甲相比,质量增加很少 (3)乙与甲相比,质量增加很多 (4)乙与甲相比,质量增加很少 A.(1)(4) B.(1)(3) C.(2)(3) D.(2)(4)

6. 下列关于叶绿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 B. 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大的面对着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 C. 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地聚集在背光一侧

D. 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7. 要计算酶促反应的速率,以下实验中哪个是最必要的

A.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温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B.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反应时间,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C.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 D.设其他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物的量 8. 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 9. 某同学在做色素分离实验过程中,积极改进实

验。设计了如右图实验,由此在吸水纸上得到四个 同心圆,试问同心圆的最外层色素圈为: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10. 下列各项是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11. 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天)中部的叶脉切断,给予光照2小时,经处理加碘后镜检发现,叶片切口近叶柄部蓝色较深,而叶片切口近叶尖部蓝色较浅,其原因是: A、切断了叶脉,阻断了水分的运输 B、切断了叶脉,阻断了CO2的运输

C、切断了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D、切断了叶脉,影响了上部细胞的呼吸作用

12. 某科学家用含有14

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 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13.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2过程完成了从活跃化学能到稳定化学能的转变过程 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两倍

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 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

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

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

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 高而升高

16.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1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 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推论不正确的是 ( ) 光照强度(klx) 1 2 3 5 7 8 10 CO2变化量 mg/(100cm2·h) +2 0 -2 -6 -10 -12 -12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为零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而由7 klx 增强到8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减小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之一 18. 若测得一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为8p,则ATP中的磷酸键能应该是( ) A. 8P B. 8--16P C. 16--24P D. 24P 19.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是( )

A.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B.生物体进行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C.进行ADP和ATP的转换 D.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 20. 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会导致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

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和Na+

②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 胞吸收氨基酸 ④甘油进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⑤ 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 ⑥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 ⑦小肠吸收葡萄糖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 C.③④⑧ D.①②③⑥⑦

21.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

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

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A. 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

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2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14. 15.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3.下图是人体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有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代表酶的是A

B.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 专一性

C.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分别是甘油、脂肪酸 D.酶之所以具有高效性是因为酶使反应活化能升高

24.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动物停止呼吸作用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 D.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25.分析下列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1 2mL浆糊+2mL纯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2 2mL浆糊+2mL清水 37℃ 10min 3滴碘液 3 2mL浆糊+2mL稀释10倍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4 2mL浆糊+2mL纯唾液 95℃ 10min 3滴碘液 5 2mL浆糊+2mL纯唾液+2滴浓HCl 37℃ 10min 3滴碘液 A. 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仅有4、5

B. 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酶具有催化性

C.实验中的1和3号试管实验的效果基本相同,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 1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1和5号试管比较,说明酶活性受PH影响 26. 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中,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A. 自变量和因变量 B. 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 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 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27.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

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2ml淀粉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各自注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 液 ②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液试管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6支试管分成三组,每组各有一份淀粉液和一份淀粉 酶溶液,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水中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28.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2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TP的全部来源

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相应的试剂检测有无二氧化碳产生 D.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生命活动都是以ATP作为直接能源 30.对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绿再变蓝

③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④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1.有关如图所示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都不产生气泡 B.①产生气泡与光有关

C.①和②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 D.①和②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

32. 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