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在中国1-38集]解说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6 2:33: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世界遗产在中国01~38集(33部CCTV高清)

解说词

世界遗产在中国01(CCTV高清)——

青城山与都江堰

世界文化遗产2000.12

这是中国西部富饶的成都平原,水遍布在城市和乡村,是平原最生动的表情和息息相关的命脉。

水为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史,水为这里创造了无尽的财富,水为这里带来了天地的灵气和永恒的凝聚力。

水来自成都西北部的岷江,一座修建于两千二百五十年的水利工程,将丰富的岷江水引进了平原。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充满着东方哲学和智慧色彩。直到今天还在源源不断地为成都平原创造着奇迹和世代富饶。

******************************************************************* 公元前四世纪末,大一统前夜的中国,正处于战国诸雄对峙,激烈兼并的大动荡之中。当时中国北方的霸主秦国君臣正在为统一华夏进行着一场历史上著名的辩论。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矣军事主张。在公元前316年举兵灭掉了蜀国。公元前280年的秋天,秦灭蜀三十年后,大将司马错在蜀国的首府成都齐集十万人马,以一万艘战船的浩荡之势,从岷江上游出发,顺水进入长江南下东攻楚国,实践自己借岷江之势攻楚的军事思想。然而在夺取了楚国的商於,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涪陵之后,军队却因为粮草和兵马不能及时补充,在商於陷入了瘫痪,无法继续深入楚国。这次战争的失败暴露了秦国利用蜀国作为攻楚跳板的缺陷。公元前272年,三十岁的秦国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一路艰险来到蜀郡担任郡守。按照秦国的耕战文化和司马错的军事思想,这位青年郡守要把自己的属地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所以把岷江改道饮水经过成都,使其真正成为一条战争补给线的计划实施,最终历史性的落在了这位新任郡守的肩上。上任后的李冰沿岷江而上直抵岷江源头,行

进七百多里,开始了水情勘察工作。怎能才能让岷江水持续而又稳定的经过成都使航道畅通,同时又要在洪水季节控制水不能危害平原的城市,修建一个引水和控水的工程成为了李冰思考的重点。经过勘察李冰选择了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点上建造都江堰以锁住岷江的咽喉。这一年李冰率领数万民工在岷江河岸边开始动工。工人们用竹片编成笼,笼内塞满卵石,然后通过渡船运输到江心,用了整整四年,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鱼之嘴的分水堤,当江水流至鱼嘴时,自然分成了内、外两江。其中,内江为引水河,也就是岷江改道通往成都的工程。在这时李冰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岷江水在座落于成都平原西北的涧山前嘎然而至,这座大山成为内江流向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而涧山又是江水流入平原的必经之路。怎样才能把水引入成都平原呢?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那时还没有发明火药,也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要把大山劈开,就只能依靠钢钎和石锤旷日持久地凿打。如果只用这种方法,凿开涧山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而秦国的统一大业却迫在眉睫。李冰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决定对岩石使用火烧水浇的方式。民工们先在涧山虎头岩岩面上架起大量木柴点火燃烧,一直烧到岩石发红,再用冰凉的江水一飘飘泼上滚烫的石面,经过热胀冷缩,岩石迸裂疏松之后,民工们才腰系吊绳,登上虎头岩挥锤凿打,这以来便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光阴荏苒历经八年,涧山终于敞开胸怀,虎头岩的山体分开了一条宽二十米的水路。工程的关键部分,航道入水口的建成使岷江水进入了平原。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这个入水口称为宝瓶口。从此,汩汩清流从宝瓶口奔涌而出,永久性地灌溉着成都平原。公元前256年,历时十四年之后,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都江堰建成竣工。开始了它对四川平原持续至今的影响。

公元前223年,秦国率百万大军,从成都顺岷江而下进入长江,势如破竹一举灭掉楚国。并在两年后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王朝秦。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都江堰历经沧桑朴素外貌与沉着流淌的汩汩清流。这座最初以战略航运为目的修建的水利工程,在完成了当年的统一大业之后依然发挥着分洪减灾和灌溉兴利的作用。向世人展示了它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和灵动悠远的灿烂文明。

为什么中国古人因为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水利工程,经历了两千多年至今仍能被现代人使用。工程中的设计有着什么样的奥秘?李冰当时把都江堰工程的修建选择在岷江河流的弯道处依据弯道的水流规律把江水引入都江堰工程的主体。都江堰工程又

分为三大部分对水进行处理。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鱼嘴分水堤尾部的飞沙堰。面对滚滚而下的江水,首先由鱼嘴分水堤把江水分为内外两江,平时六成江水分入内江,以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夏季洪水到来时,再利用弯道动力学的自然规律,将六成以上的江水泻入外江主流而后汇入长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之灾。同时内江最终入口宝瓶口如同约束旷野江水的瓶颈控制着多余的江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转而从飞沙堰溢入外江做到二次分洪。不仅如此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都为之困扰的泥沙排放问题已在都江堰工程中得到了最为精妙的处理。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地,外江处于凸地,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向凹地,底层水流流向凸地。因此,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分沙之后仍然有部分泥沙流向内江,这时河道又利用江水直冲水底崖壁而产生的漩流冲力再次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洪水越大沙石的排出率越高。最高竟可达到百分之九十八。都江堰工程这巧夺天工的三大部分首尾呼应互相配合,成功的做到了防洪排沙。它所蕴含的精湛水利原理,使都江堰工程充满智慧。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典范之作。都江堰建成后,李冰还定下了每年维修河道的制度。政府组织民工每年利用枯水季节清理河床。清淤时必须要挖够深度。以什么深度为标准呢?李冰当时在宝瓶口前的河床底埋下了石马,每年淘滩只要看见了石马,深度就够标准了。到了明代,石马又改成了更加坚固的卧铁。同时在岁修时还要调整飞沙堰的高度确保飞沙堰即能排沙又能泄洪。这条“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经验历经千年至今还被奉为治水经典为人们所使用。

从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开始,中国人就知道了以疏导而不是堵塞的方式治水,崇尚顺应水性的自然。后来战国时期道家学说创始人李耳所主张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被更加明确的体现在同时期李冰的建堰治水过程之中。成为治水的最高准则和思想灵魂。与现代西方水利工程思路不同的是,李冰并没有使用高闸大坝与江水硬性抵挡。而是采用柔性结构的竹笼卵石以柔克刚,并且充分的利用了河流的弯道、崖壁的角度所形成的冲力,自然的控制着水量和水流方向。工程的建设与自然的规律达到了协调统一完美结合。由于工程不追求一劳永逸,取材因陋就简,所以每年的岁修又使都江堰实现了持续更新。体现了因势利导、朴实无华的东方思路。但是也因为用料简陋,后来曾有人想要改变工程的用料。元代肃政廉访史吉当普在鱼嘴这一关键部位铸成一万六千斤的铁龟。明代地方官施千祥又以铁牛镇守鱼嘴。但是都被洪水冲走以失败告终。直到明代御史卢翊巡查四川考察水利时提出了只有李冰竹笼岁修的古法才符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