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优美庭院”之水墨画拓展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17:36: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优美庭院”之水墨画拓展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水墨画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墨画又称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光辉、悠久的历史。让小学生学习水墨画,让他们从小接触、了解、继承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对他们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让我们的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体会水墨画的精神內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正好契合《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关注文化与生活。

小学阶段水墨教学是一个整体,并且在每一个学段它都有自己的要求、特点。教材内容主要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水墨画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之一,学校应该是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主阵地。

(一) 延伸拓展教材内容,力求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我们的美术教材本身就有水墨画教学,因而拓展课程的开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依可循,但本课程的研究又高于教材本身,力求从多个方面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它的开设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水墨画特长,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 符合学生认知,体现学科本质

齐白石在评价中国传统水墨画时有这样一句名言:“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其特殊的观察方式,特殊的认知方式和特殊的表现手段,他们的这种“特殊”与传统写意水墨画中的概括、简练、夸张的神似手法是非常合拍的。以写意花鸟画的形式表现庭院中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发现并表现身边的美,宣泄自己的情感,在墨韵色香中感受水墨画的意韵和魅力。

(三) 贴合“阳光、丰润”校园理念,契合校本文化

学校本着传承办学思想,重新梳理逻辑关系和文化内涵,并以此为核心,确定了“做‘阳光·丰润’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提出了“育‘阳光·丰润’的儿童”的育人目标。我们的课程在传承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便于与其他学科整合,诗画联姻,与生活连接,滋养乡情,目的就是还孩子一个“阳光*丰润”的童年。

(四) 善于就地取材,孕育丰富资源

“美丽乡村,优美庭院”是当下国家倡导建设的,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学自己家的庭院或一些美丽村落,甚至小到小小的盆栽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水墨课程等实践活动与生活连接,滋养乡情。我校校园里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这为我们水墨画课程开设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同时学校地处城郊周边又有不少农场和农户种植的各种时令蔬果,这些则我们的课程开发提供了大量可看,可取的绘画素材。同时,学生的作品可以参与到村级文化礼堂的布置和优美乡村的建设之中去。

(五)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新意识

开展水墨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

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认为开展该课题的实践研究的重点就是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水墨画教学,并以此来提高我校学生接受水墨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高质量的美术教学。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阶段水墨教学的有效办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师的教学行为。 3.以“水墨画”教学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较好地提高学生水墨画学习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水墨画技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4.让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掌握一些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 通过水墨语言大胆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策略

正是基于对美术拓展课程意义的理解,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挖掘,从我校学生水墨画学习实际出发,我们意在通过“课程资源的适切选择与架构”、“实施途径的合理开辟与创建”、“课程创作的展示与评价”三大板块进行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一、 课程资源的适切选择与架构

在课程资源板块的研究中,我们重点围绕选素材、定主题、架内容三个点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如下图所示:

1、就地取材

同学自己家的庭院或一些美丽村落,甚至小到小小的盆栽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水墨课程等实践活动与生活连接,滋养乡情。我校校园里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这为我们水墨画课程开设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同时学校地处城郊周边又有不少农场和农户种植的各种时令蔬果,

这些则我们的课程开发提供了大量可看,可取的绘画素材。同时,学生的作品可以参与到村级文化礼堂的布置和优美乡村的建设之中去。

2、甄选主题

根据写意花鸟画的传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水墨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时令等甄选主题。

3、架构内容

课程内容要遵循各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和发展规律,遵循写意花鸟画的自身特点,在美术教材中国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作比较系统的思考和内容拓展,选择不同的主题,确定课时,设置课程内容。形成西小校本水墨画课程内容。如右图

二、课程设计的具体模块与内容

我们将根据课程资源确定课程的内容。我校水墨画将以优美庭院为主题,以写意花鸟画为表现形式。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题材等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发现身边的美,宣泄自己的情感,在墨韵色香中感受水墨画的意韵和魅力。

1、分析现行浙版小学美术教材,明晰小学各学段特点,拓展教学主题,开展水墨基础技法教学。

2、教学实践中要多方借鉴,吸收现代艺术中的元素,寻找水墨画教学的创新点。 对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围绕五个模块进行课程设计:文化知晓、欣赏评述、临摹体验、创作表现和展示评价。

文化知晓:要介绍名家故事、文化背景、民风民俗及相关的知识等,水让学生了解一些水墨画方面的基本知识。

欣赏评述: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将优秀国画艺术作品的欣赏贯穿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徐悲鸿等著名画家的名作赏析,用自己的眼观察、感受、认识和理解作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用画家的高洁品格感染和影响学生,涵养人文精神。

临摹体验:要通过临摹活动,让学生很快掌握基本的水墨画技能方法,容易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创作表现:指导学生用水墨表现作品时,要贴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水

墨画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水墨表现活动。而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组织活动。

展示评价:课内展示,可以采取师生、生生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给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客观地评价。课外展示,充分运用学校和班级的展示平台。

三、课程成果的展示与评价

课程成果:1、撰写课程纲要 2、开发课程资源(资源库建设、编写课程教材、课程教学案例、配套作业本等) 3、学生作品集

课程评价:1、教师的评价 2、学生的评价 1、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专业素质、教学教研、教学成效方面进行评定。由教导处组织每学期评价一次,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学期教学质量的依据。

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教育理念)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要求及学生实际 。 专业素质 (基本功)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时评价能力,有良好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严谨,教态亲切,板书规范。 (教学过程)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组织多种形式的探究、研讨等活动,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寓学法指导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教学内容之中,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适时适度。 (三维目标达成)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获得知识扎实。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学生反馈)学生参与态度、参与广度、参与深度 (家长反馈)对教师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反映良好 综合等第 优 良 中 差 教学教研 教学成效 2、学生的评价

学生是课程的实践者、开发者,又是合作者。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内在的艺术修养,着眼于学生的激励,针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的培养。从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态度和实践意识,观察、思考、动手和创新能力及认知水平等方面拟订评价体系,制订出学生水墨画学习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多元化,灵活性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主要应该是看有没有努力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有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创意,以及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而绝对不应该只是作品制作的精细与否。每班根据作业成绩,评出学期“五星水墨画小巧手”。作业评价等地划分采用五星制,评价成员如下分教师、同学、自评和家长。1、通过孩子的出勤情况给予评价。 2、通过孩子的临摹情况给予评价。 3、通过孩子的学习态度给予评价。 4、通过孩子的创作能力给予评价。

表6 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标准表

星 级 ★★★★★ ★★★★ ★★★ ★★ ★ 评 价 参 考 标 准 作品能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有较好的创意;能熟练运用水墨技法表现主题,作品有感染力。 作品能基本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有一定的创意。能运用相应的水墨技法表现主题,构图合理。 作品能体现自己的情感,能运用简单的水墨技法表现主题,构图较合理。 能运用简单的水墨技法表现主题。 能根据主题独立完成作品。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时间与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2月)。 1、进行开题论证,制定并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2、了解目前浙版美术教材地分析,我校学生现状的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等。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3月——2019年7月)。 1、在实践中累积素材库,教学案例等课题研究过程材料。

2、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结合实施阶段过程的活动方案,总结经验、反馈修正方案。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9年8月——9月)。 1、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 2、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 3、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 (二)研究人员

蒋雪华 钟吴法 吴瑕 预期成果与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集(包括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相关论文、案例、活动剪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