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7:5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议领导权威
摘要:领导权威是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行为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条件,领导权威的主体要素是领导的
职权和个人威信,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了解如何正确树立和行使领导权威。
关键字:领导;领导权威
一、领导
领导是以实践中心展开的,由拘役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
二、领导权威
1. 概念
领导者要实施有效的领导,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做保证。所谓权威,是指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有威信、有支配作用甚至有强制作用的某个人、某种组织或上层建筑的某个体系。
2. 分类
一类是人们自觉自愿地尊崇的权威,如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杰出的政治领袖人物、大科学家、大艺术家等;
另一类是带有强制性的权威,它要求人们必须服从,如宪法和法律是对人们带有强制性的权威,它要求人们必须遵守,违反者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3. 发展阶段
领导权威的确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阶段,大体经过一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领导权威基础。领导者任职以后,取得了法定权力即职务权力因素,加上个人非权力影响力即非职务权力因素,在没得到社会公认和服从之前,它们只是形成领导权威的基础,还没有形成领导权威。
第二阶段,对领导权威的认可过程。这一过程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权威地位及其作用作出肯定性社会评价。社会认可,广大人民群众公认,是领导者的权威由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否则,领导者就失去权威性。
第三阶段,对领导权威的服从过程。服从是被领导者在心理认可和接受的基础上,在自己的行动中自愿地接受其支配和控制,并自觉自愿地追随其后,积极、主动地接受领导者的意志和履行其义务。
第四阶段,对领导权威社会实践证明过程。领导权威作为一种持续稳定的影响力,不是靠领导者个人自封自树的,也不是靠少数被领导者吹捧起来的,而是靠社会实践有力证明而铺就的。领导权威的确立,是靠社会实践来推动的,靠社会实践来检验的,是靠人民群众来认可和服从的。
4. 特征
(1)合法性。指被领导者对领导权威的认可和接受的性质和状态。这是领导权威的显
著特征。
(2)自愿接受性。指领导权威关系的建立是自下而上形成的,不是外力强加的,是来自被领导者的自愿认可和自愿服从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被领导者作为领导客体,又是接受主体。
(3)有效性。指它对社会利益的满足,是领导权威的社会关系。领导权威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领导权威意味着对社会财富的支配权。如果领导权威不能满足被领导者利益的需要,被领导者也就不会满足对权威服从的需要。因此,有效性才使领导权威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控制力量。
(4)责任性。领导权威的责任性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作为权威主体的要求。领导者作为权威主体应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也是领导者的权威主义地位得到认可和服从的缘由所在。相反,滥用权威、以权谋私,则是对权威的亵渎,领导者的影响力也就不复存在。
(5)社会公共性。领导权威是代表被领导者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的权威;在集体领导下,领导权威不是靠某个领导者所塑造的,而是众多领导者权威的综合,是复合权威。
三、领导权威的形成
1. 形成条件
领导者权威的形成,从主观上来说是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心理品质、专业知识,组织领导能力和卓著的工作成效,这是形成领导者权威的决定性因素和首要的条件。从客观上来讲,上级领导机关和首长要给予下级领导干部以充分信任,大胆地使用,热情地帮助,积极地支持,明确职、权、责授予的程度和范围,权利和责任一致,这是领导权威形成和发展的起码条件。从古今中外颇具权威声誉的领导者的实践看,形成了较高的领导权威的主要原因有三条:
一是能客观地公正地认识和评价下级,特别是部属,这是决定领导者对群众的态度,制约与群众交往的频率、性质和范围的首要条件。
二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领导者来说要同群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找准与群众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三是养成良好的为人性格。
2. 形成过程
领导者的权威是在较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一个可升可降的动态概念。提高权威的过程,是由权力威信进一步发展的信服威信。即由强制性阶段过渡到自觉性阶段。对领导者来说是一个学习、实践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过程,也是一个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长期进行自我修养,不断克服自身缺点错误的过程。一个领导者,要树立起权威,大致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打开局面,奠定基础。第一次印象对建立权威具有重要意义,对权威的建立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一个领导者在走上领导岗位后,最好的办法是抱虚心的态度,先熟悉本单位的情况,经过充分准备,办好开头几件事,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得到群众的初步信任。 二是广泛交际,沟通感情。只有进一步相互加深了解,才能在心理上亲近,做到心连心。这需要用较多的时间,了解群众的需要、动机、愿意和态度,同时也使群众了解、熟悉和适应自己的性格、行为方式和作风、习惯等特点。让下属把领导者既当首长又犹如兄长看待,群众才愿意向你说心里话,反映真实情况,提出真知灼见,甚至当面诉说逆耳之言。这种由至诚之交建立的感情和权威,为做好领导工作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三是加深理解的东西才能真正感觉它。群众理解领导者的品德和才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掌握个别行为、言语到逐步理解思想品德和才智本质的过程。反过来说,
领导者对群众品德、才干的理解也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干部起码要有两个本领:一是善于作宣传、组织工作、讲清道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群众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和不要那样做的道理;另一种是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当权威的基础由感情的交融上升为理智的认识,并且不是单靠独善其身,而能广泛吸取群众营养的时候,这个权威才是比较巩固和可靠的。
四是彼此效法,见诸行动。权威靠正确行使职权,施行积极的影响力和自身先进的榜样而得来,而权威与榜样的建立,目的都是为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以榜样的思想行为作参考,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条件,确定行动方向,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根据行动目标,选择行动方式和方法,解决如何做的问题。评价行为效果,肯定好的,产生满意的情感体验;否定坏的,激励继续努力的自觉性,增强锐意进取的力量。这一过程既是领导者组织群众学习先进的心理依据,又是领导者自身成长建立权威的必须经过的阶段,只有领导者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时,真正的权威才算建立起来了。
四、如何行使领导权威
作为一个领导者,学会树立领导权威固然重要,但要是不懂得如何正确行使领导权威,则没有任何实际效用,而想正确行使领导权威,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权力的正确运用。通过命令来安排或联合下属的行动。这些命令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下属认为这些命令是合法的、正确的。这就要求领导者作出工作安排和部署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命令是否必要,安排部署的工作是否合理,命令下达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最恰当等。 二是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影响。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的学识、知识,体现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对人才的使用、培养机制,他的管理能力、资源的整合能力和配置能力,还包括他的自我反省能力、改正错误的能力、修正自身行为的能力,他的决策能力、决断力等。
三是领导艺术技巧的运用。包括与下属相处必须坚持人人平等;发号施令不能高高在上;话语表达得体,充分考虑下属的心理感受;时常关心下属的个人、家庭等情况特别是困难情况;业余时间多与下属进行一些非正式沟通等。
四是互换角度,设身处地。领导者在使用权威的过程中,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这样既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够获得下属的支持和信任。
五是领导权威的行使,还必须注重团队建设,强调团队整体和下属个体的结合,不论是成长和发展、利益分配还是工作分配,通过建立一致的目标引领下属团结在一起,实现组织的工作目标,这也是权威使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奎贞.《领导科学教程新编(修订版)》.第2版.北京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 孙奎贞.《领导科学原理》.北京市.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 [3] 郭喜.《领导权威》.北京市.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 [4] 张建伟.《权威型领导》.北京市.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