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6:39: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辅导。 2判断

(1)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4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具学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表面积? 出示一个长方体,指名摸它的表面。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也会计算每个面的面积,今天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二、探究学习

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1:制作下面这样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道题实际上是求什么呢?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4人小组合作完成这个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汇报交流计算情况,教师总结学生的不同算法,点拨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1:我们组是这样算的:8×4×2+4×5×2+8×5×2=184cm2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长×宽×2+长×高×2+宽×高×2。

生2:我们组是把6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后再相加。

生3:我们组是先算“前面+左面+上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即:(8×4+4×5+8×5)×2=184cm2。

师:为什么求出这3个面的面积和,再乘2就可以了? 生:长方体6个面可以分为3组,相对的面相等,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一半,再乘2就可以了。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长×宽+长×高+宽×高)×2。(师板书) 师:观察真仔细,归纳能力真强。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比较简便?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桌交流交流吧。 2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大家的积极思考,我们学会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又怎样算呢?

出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方法。 汇报交流。

生1:我是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生2:我是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计算方法来做的。 生3:我觉得只要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就可以了。 师: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吗?

生: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是相同的。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2题。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评析。

2练习十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的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动脑和同伴间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算?

师:(出示一个纸做的袋子)想知道做这样一个漂亮的纸袋子需要多少纸吗?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什么知识呢?

师:今天我们就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二、探究学习 1教学例2

让学生齐读例2。

师: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看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生:有一个面不做,只需要求出5个面的面积。 让学生先试着计算,再交流汇报。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25×35×2+10×35×2+25×10=2700(cm2)。前后面左右面下面

生2:(25×35+10×35+10×25)×2-10×25=2700(cm2)。六个面的面积上面 ……

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思考,明确应算哪几个面。 2试一试

师:做这样一个灯笼(上下都是空的),至少需要多少红绸? 先让学生结合实际来思考应算哪几个面,再独立解决。 汇报交流:

生1:我是这样思考的:这个灯笼上下面都是空的,不需要做,只需求前、后、左、右4个面的面积。35×5×2+35×5×2=70(dm2)

生2: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35×5×4=70(dm2),因为它4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师:他的思考方法很独特,明白这样算的原因吗?再把你喜欢的计算方法给同桌说说吧。师:在解决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应结合实际来思考问题) 三、课堂活动

1教科书第41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

让学生4人小组先猜一猜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会不会相等,再动手摆一摆,算一算。 汇报交流:

生1:我把它们放一排,摆成了一个长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7cm2。 师:为什么表面积会减少呢?

生1:8个小正方体摆在一起就会减少14个面,所以表面积减少了14cm2。 生2:我把它们放两排,摆成了一个长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20cm2。 生3:我把它们放两层,摆成了一个正方体,发现表面积减少了24cm2。 师:表面积的大小是否与摆成的形状有关呢? 2课堂活动2

先动手量出计算表面积需要的数据,再算一算,然后同桌间相互交流,进一步知道计算表面积需要哪些数据,以及应怎样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课堂活动3

量一量,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书皮纸。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同伴间的协作能力。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4题。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汇报时谈谈需要求几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体积与体积单位(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猜测、观察、动手的过程,感知物体的体积及体积的含义。 2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cm3、dm3、m3。

3在说一说、做一做的过程中对cm3、dm3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教具学具】

教具:量杯、土豆、绳子、杯子、视频展示台。 学具:装满沙的杯子、橡皮块、积木等。 【教学重点】

物体的体积及体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积的意义。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