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说课讲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01: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宽容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严是爱,松是害”这是许多班主任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也成了班主任的经验之谈。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本人认为,过分的严厉,刻意的严格往往会使学生慑于暂时的“高压”而屈服,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岂不知,在很多时候,宽容更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从而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评判一个学生看事情的主流,心存善意要看事情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宽容呢?

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宽容会转化为一种力量,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记得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我们班的班干跑来找我说:“有位女生和两位男生为了课桌间的距离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把双方的课桌、凳子都推拉到了一边。”我及时赶到教室,学生看见我来都纷纷散开,有的学生还对班干说:“班主任来了,你们肯定要挨骂了,因为你们是班干部,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三位学生在其他班干的劝助之下,已经不在吵架了,都低着头等待班主任的批评,当时我并没有骂他们,而是对他们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和女同学计较,再说同学间要互相友好。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影响班级纪律的情况,而作为女同学也应该学会忍耐,更应该学会谦让”。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一方面是在保护女同学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信任和鞭策。当时听完我的话语后三位学生既感激又内疚,双方都自觉地拉好了课桌。试想,假如班主任当众劈头盖脸地训他们一顿,其效果肯

定相反,他们会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同学间也不会从此风平浪静。对学生错误的宽容并不等于对错误的迁就,而是换一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某些时候宽容甚至比严厉更能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身为人师的班主任,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经不可救药,那么这个学生就会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更容易自暴自弃。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宏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会变成一块璧玉。在教育实践中不乏实例:比如,我班的一个女生,刚开学时早晨经常比班级规定的时间晚到,而且我发现她每天的发型弄得漂漂亮亮的,说明她在发型上花的时间肯定不少,所以要迟到。同时观察到她比较内向,经过一个阶段以后,我就利用班会课,对全体同学并暗示这位女生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同学,老师也不例外,但早晨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把时间浪费在美发上,实在不合算,希望同学们以学习为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我既照顾了这个女生的自尊心,也暗示了全体同学,让同学感到老师是真心为他们自己着想,我的宽容和善解人意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

高尚的师德需要在敬业和关爱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培养,而不能单靠说教。教师的爱是博大的,是宽广的,更是没有尽头的,它包含很多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期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信任。可以说,信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学生充分表现自我,渴望得到关注时,不管做法是否恰恰相反,教师首先应以关爱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从宽容的角度出发,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在平常工作中除了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之外,

要把握好宽容的尺度。

1、宽之有情。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有了“爱”才会产生“情”。出于真诚的宽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一个例子对我很有启发:某学生在冬天的下午上课打瞌睡,我没有惊动或漠然置之。下课后,有学生告诉他班主任已经发现他上课打瞌睡,过后这个学生不好意思来找我,向我承认错误。我让他坐下,并和颜悦色地说:“前一段时间,你上午、下午都打瞌睡,现在进步很大了,只有下午打瞌睡。以后要记住,晚上看书不要看得太久了,以免影响第二天上课的质量。”我想,教师有如此宽大的心胸、爱生如子的真情,学生又何以不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呢?

2、宽之有理。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理智,不可感情用事。在一次班会课上,有个学生向我报告,说他的一支新的水性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我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我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这样吧,你先拿老师这支笔去用。不过老师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过后不久,拿笔的这位同学来找我,讲述了他拿笔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这个‘秘密’,我就无地自容,我就不会读书到今天。正因为老师的宽容,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报答老师。” 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试想,如果教师一味批评,不仅会影响课堂气氛,还会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情绪化的处理问题,对学生缺乏尊重则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