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六章第三节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11: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案:第六章第三节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 了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3. 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问题。 【预习导航】

1. 什么能定量描述物质溶解性强弱? 2.溶解度的涵义 3.影响某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4.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5.常见的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6.溶解度曲线有哪些应用? 【知识回顾】

1.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有 。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 。 3.已知氢氧化钙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哪些? 。 【新课学习】

(思考)要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说到定量就要有确定的数值,那就要寻找一个衡量的标准来比较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人们常用 来定量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强弱。 1.溶解度概念(常用符号S表示):在一定 下,某物质在 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这个溶解的质量就是 的质量。(溶解度是一个特殊的溶质质量,即 ) 2.溶解度的四要素:条件、标准、状态、单位。

例: 20℃,100g水最多溶解36gNaCl。填在对应的表格中

条件 (练习)

1.20℃,蔗糖的溶解度为204克,其含义为 。 2. 60℃,KNO3的溶解度为110克,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为 。

标准 状态 单位 (思考)

我们在说某物质在水的溶解度时,已经固定了 和 影响因素, 则影响该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还有 。 3.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 4.溶解度曲线-----表示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影响的曲线

横坐标: 纵坐标: 5.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1) 查找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2) 观察得出各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a.大多数固体 ,如: ; b.少数固体 ,如: ; c.极少数固体 , 如: 。 (3) 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4) 根据某温度时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练习)

1.书本P20-----观察与思考

SP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a b 2. 如图:

②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

t1 t2 ③P点表示的意义是: 。

T

c

3.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此温度下,把20克食盐放在5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的质量为 ,溶液是否饱和? ,若把42克食盐放在100克水中充分 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溶液是否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