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7:41: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六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第一节 游戏 什么是游戏?

n画画,跳舞、吹口琴是不是游戏? n判断游戏的标准是什么?

n是儿童的主观情感体验,而不是活动的形式 人类活动

n游戏—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n学习---儿童和青少年的主导活动 n劳动---成年人的主导活动 n休闲---老年人的主导活动 儿童游戏的特征

n是自发、自愿、自由的活动 n是有规则的活动

n是“假想”的与日常生活相“隔离”的活动 n是重过程,轻结果

n常常伴随着快乐、愉悦的情绪 一、游戏的种类 n依认知特点分 n依社会互动的特点分 1、练习性游戏

n动因是来自身体快感,由简单的重复运动组成。

n徒手游戏、操异物游戏 n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依认知特点 2、象征游戏

n儿童把知觉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来象征的一种游戏形式 3、结构游戏

n指儿童运用积木、积塑、金属材料、泥、沙、雪等各种材料进行建筑或构造(如用积木搭楼),从而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结构游戏的发展特点

?

1岁半左右 简单堆叠物体

2-3岁 先动手后思考 主题不明

3-4岁 开始能预设主题, 成果结构相对复杂

5岁以后 计划性增强、并可与多人合作建造大型物体 5-8岁以后,结构游戏占儿童全部游戏的51%以上

?

?

?

?

4、规则游戏

n游戏怎么开始、怎么结束,什么算赢、输,有一些规则 依社会互动的特点分

n1、独自游戏: 一个人玩玩具

n2、平行游戏:儿童独自进行相似的游戏,各玩个的、没有合作,没有沟通 3、联合游戏:

n儿童有互动。交换玩具或模仿对方。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以完成一件工作,角色不固定,能换来换去。

n4、合作游戏

n儿童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有明确的规则,参加者都有一定任务,如比赛、有角色分配的装扮游戏。 5、旁观游戏

n以旁观者的态度,只看别人游戏,但不参与活动。 游戏的作用

n在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n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n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 一、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

n3-6岁幼儿中均有某些人发音不准确现象 n由于没有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n语言环境是个重要因素 二、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n3-4岁儿童的词汇量1730个 n4-5岁2583个 n5-6岁3562个 (史慧中,1986) (二)词类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