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6:5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 我国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发展新形势,适龄人口减少带来的新使命,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新问题,高等教育需求的理性化、多元化带来的新机遇,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新挑战。解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困境,须厘清影响和制约高职招生质量和规模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明确高职招生形势,转变高等教育观念;准确定位生源市场,科学制定招生方案;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高职就业质量;打造多元教育模式,拓展高职生源类别;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完善高职招生制度,保障高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招生困境;新形势;影响因素

2012年,山东、湖北、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高职院校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其中,山东省专科第二次征集志愿时,5.6万个征集计划只有不到3000人投档,5万多个计划没人投报,录取分数线下降到180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无一人报考。其实,高职招生困境早在5年前就已初现端倪,湖北高职院校已经连续5年无法按计划招满学生,且征集志愿计划逐年迅速攀升,2008年为2000余人,2009年达到5000余人,2010年增至8000余人,2011年攀升至1.6万人,2012年也有1.1万人,398所院校的征集志愿,只有5所超过了批次线投档,其余院校呈现“零竞争”。更有河北省某高职院校2012年报到人数比计划录取人数少了1000余人[1]。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普通本科招生人数是2970601人,专科招生人数是3106011人;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人数是3261081人,专科招生人数是3133851人;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人数是3512563人,专科招生人数是3104988人[2];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人数3566411人,专科招生人数3248598人[3]。除2008年专科招生人数略高于本科招生人数外,此后专科招生人数都低于本科招生人数,且比率逐年增大。具体见图1。

图1 2004~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

一、高职院校招生困境折射的新形势、新使命、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

高职院校招生困境的出现有其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因素、人口因素、教育因素、文化因素和政策因素等。

(一)“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发展新形势[4]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支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直接带动产业链和服务链的变革,进而又带动人才链的变革,原有的高职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生源的选择,影响着高职院校招生的质量和规模。

(二)适龄人口减少带来的新使命

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使我国适龄人口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中国发展观察》撰文指出,2000~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岁)规模逐年增大,并于2008年达到峰值1.25亿人,2009~2020年逐年下降。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推测,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岁)规模约为8250万人。与此相对应,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1060.7万人峰值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为1022.6万人,2010年为957万人,2011年为933万人,2012年报名人数为915万人,具体见图2。适龄人口减少导致2009年以后高中教育阶段应届毕业生规模逐年下降,高等院校总体生源规模逐步萎缩,加大了高职院校的招生难度。

图2 2006~2012年高考报考人数

(三)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新问题

1999年的高校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此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由2004年的447万余人增长到2010年的662万余人。其中,本科招生人数在2004~2006年一直低于高职高专招生人数,2007年开始略高于高职高专招生人数,2008年又略低于高职高专招生人数,至2009年,本科招生人数开始逐年高于高职高专招生人数。这一现象说明,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招生人数的日益扩大,并在适龄人口总数逐步下降的情况下,正逐步侵占高职高专生源规模。

(四)高等教育需求理性化、多元化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才结构的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也日趋理性化、多元化。首先,人们不再将接受高等教育作为成才的唯一路径,成才路径日趋多样化。其次,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由单纯的“求学”转变为“求学”与“求职”挂钩,教育开始与未来职业、生活和幸福直接相连,人们开始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开始注重高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要考虑毕业以后能挣多少钱,能不能补偿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等学历教育招生人数是3464.29万人,三年后的2007年高等学历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是546.05万人,有2918.24万人未能或是没有选择升入高等教育的普通本专科院校学习,2008年的这一数字是2913.32万人,2009年是2909.10万人,2010年是2856.93万人[5]。具体见图3。这些人中除去意外、死亡等因素,有辍学、失学、留学、打工,如何将这一部分人群纳入到高职教育中,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图3 2004~2007年中等教育学历教育招生人数与三年后(二)准确定位生源市场,科学制定招生方案

面对错综复杂的高职招生新形势,要保持和稳定高职院校的生源,首先必须根据本校的发展历史、区位优势、规模、资源、行业企业背景、服务面向,对纷繁复杂的生源市场进行细分。其次,要准确定位、凝练特色,明确本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的位置以及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特定形象。第三,要根据本校的生源和教育产品定位,科学制定招生方案,设立专职招生团队,利用各种渠道和宣传方式,积极宣传本校的教育产品特色。加强与各地考试院的联系,及时掌握招生政策,充分运用现有的招生政策优势,做好自主招生、注册招生、订单招生、定向招生、全国统一招生等多元化录取工作,巩固已有生源的稳定性并积极拓展招生范围。

(三)狠抓内涵建设,提高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招生博弈的实质是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博弈,而就业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招生吸引力,高职院校必须尽快由规模扩张转型到内涵建设上来,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解决五个问题:一是明确“培养什么的人”的问题,其实质是定位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问题又涉及三个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类型的人,该人才类型的规格是什么。确定本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厘清学校的服务面向,是为哪些类型的行业、企业服务的,还要厘清为这些行业企业培养的是哪种类型的人才,以及学校培养人才类型的规格。二是要解决“用什么来培养人”的问题,即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开发问题。高职的课程结构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的课程结构要以职业能力获取为中心来构建,而不是根据学科结构来构建。高职课程内容则要根据已经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同时应该围绕最能体现社会和个体需要的一个职业或职业群来设计。三是要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即教学模式问题。高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结合课程结构和内容特点来选取,一定要坚持“做中学”的原则。四是要解决“如何评价所培养的人”的问题,即教育评价问题,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系统,关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同时要建立起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五是要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即教学制度和管理制度问题[12]。

(四)打造多元教育模式,拓展高职生源类别

我国高职院校多来自于“三改一补”,即由原来的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以及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而来,因此,不同高职院校的服务面向不同。要充分发挥学校办学历史优势,结合本校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服务面向。既可以坚持全日制教育为主、短期培训为辅的高职教育定位,也可以以短期培训为主、全日制教育为辅;既可以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也可以量身打造退役士兵培训教育方案;既可以进行岗前培训,也可以进行职后提升培训。此外,还可以建立高职国际化招生模式,加大高职的国际招生宣传力度。不同的服务面向,不同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拓展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别,增加高职院校生源规模。

(五)增加投入,完善制度,保障高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