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刘凌云版期中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7 10:59: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普 通 动 物 学 》

期 中 试 题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草履虫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殖方式为 ,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 ,团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蛙片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 。

2、多孔动物门的幼虫为 幼虫,海产腔肠动物的幼虫为 幼虫,多肠目日本三角涡虫的幼虫为 幼虫,淡水蚌的幼虫为 幼虫。

3、属于三胚层无体腔动物的是 ,属于假体腔动物的是 。

(选填“白枝海绵”“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海月水母”)

4、下列学名的书写正确的是 。

A、Pisum Sativum

B、Pisum sativum

C、Pisum sativum

D、Pisum Sativum

5、软体动物的身体分为 、 、 、 四个部分。 6、脂肪属于 组织,上皮腺属于 组织,横纹肌属于 组织。 7、原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为 和 。

8、秀丽线虫的咽来自胚胎发育过程中的 胚层,其中肠来自 胚层。 9、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为 和 。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逆转现象: 3、皮肌囊: 5、多态现象:

2、齿舌:

4、围血系统:

三、提问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中胚层出现的意义在于哪些方面?

2、简述原口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趋势。

3、请以吸虫和绦虫为例,讨论寄生虫适应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四、客观综述题(共20分)

动物界中哪个纲的动物种类最多?从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方面考虑该类动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基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接合生殖;裂体生殖;纵二裂生殖;配子生殖;质裂生殖; 2、两囊;浮浪;牟勒氏;钩介; 3、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无; 4、C;

5、头;足;内脏团;外套膜; 6、结缔;上皮;肌肉;

7、依靠鞭毛(纤毛)摆动运动;依靠伸出伪足运动; 8、外;内; 9、疣足;刚毛。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逆转现象:多孔动物受精卵卵裂至胚囊后,动物极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植物极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整个囊胚由小孔倒翻出来,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的表面,形成一个动物极具鞭毛、植物极不具鞭毛的两囊幼虫,随后两囊幼虫动物极内陷形成内层,植物极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的现象。如海绵动物。

2、齿舌: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齿舌囊内部,是许多角质齿有规律地排列而成,似锉刀状。在每一排角质齿中,由中央齿一个,侧齿一到数对,缘齿一对或多对。齿舌上小齿的排列以齿式表示。摄食时作前后伸缩运动刮取食物。齿舌上小齿的形状和数目,在不同种类间各异,为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如软体动物。

3、皮肌囊:扁形动物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产生了复杂的肌肉结构,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体壁,包裹全身如囊状,故称为“皮肌囊”。它除有保护功能外,还强化了运动机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皮肌囊内为来自中胚层的实质组织所填充,体内所有的器官包埋其中。如扁形动物。

4、围血系统:由体腔的一部分发育而来,包埋在血系统之外并与之伴行形成一套窦隙,包括生殖都和环窦,除无胃围血环外,其余完全相伴而行,如在环血管、辐血管、轴腺等相应的血系统外形成环窦、辐窦、轴窦等。如棘皮动物。

5、多态现象:同种动物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两类或多类个体的现象。如腔肠动物门水螅纲。

三、提问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答:(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动物进入器官系统水平;

(2)促进了各生理机能的加强及有关系统的形成和进步:

①形成了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动物的运动机能,扩大了摄食范围;

②运动能力的增强,经常接触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官的进一步发展; ③消化管壁上的肌肉层,促进了蠕动能力增强,增强了消化能力; ④摄食范围的扩大、消化能力的增强,增强了新陈代谢能力; ⑤新陈代谢能力的加强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

(3)中胚层形成实质组织可储存养料和水分,可抵御饥饿和干旱等不良环境对生存的影响,这也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2、答:(1)原口动物是指动物的口是胚胎发育原肠胚期的原口形成的,包括扁形动物门至节肢

动物门的所有动物。

(2)各类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①扁形动物门——梯型神经系统,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橫神经相连。 ②线虫动物门——围咽神经环向后发出背、腹、侧神经索,在尾端汇集,分别司运动、运动和感觉、感觉和排泄。

③环节动物门——索式神经系统,脑神经节向后发出腹神经索,并在每个体节膨大形成神经节,神经节分出几对神经至体壁。

④软体动物门——由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脏神经节及神经连索组成。腹足纲侧脏神经连索上下左右交叉围绕食管呈“8”字形。

⑤节肢动物门——索式神经系统,神经节相对集中。

(3)神经系统的演化趋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愈合。

3、答:①形态结构上:体表具钩、吸盘等结构,体表外被角质膜或合胞体,增强固着、保护和吸收的能力;

②器官系统上:感官、消化系统退化或消失,神经系统不发达,生殖系统加强; ③呼吸方式上:营厌氧呼吸或兼性厌氧呼吸,以适应肠道缺氧的环境; ④生活方式上:生活史复杂,存在更换寄主的现象,以扩大生存范围; ⑤生殖能力上:生殖能力极强,生殖系统发达。

四、客观综述题(共20分)

答:动物界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纲。究其原因,如下:

①拥有坚实的几丁质外骨骼,能够保持固定的外形,足以抵抗相当的机械化学损伤;能够保护内脏器官,为肌肉提供附着点;

②表皮结构复杂,能够防止水分蒸发和散失;

③具有发达的附肢,可支撑身体爬行,使运动快速而又灵活;

④身体异律分节,使身体各部有所分工,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⑤具有发达的横纹肌,伸缩能力强,两端附着在外骨骼上,调整和放大了肌肉运动,增强了运动机能;

⑥呼吸器官多样化,可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陆栖节肢动物具有气管系统,可以减少因呼吸所致的水分流失,可高效运输氧气;

⑦在发育过程中存在变态现象,改变食性、行为和栖息地,口器多样、食性广泛,减少了物种内部的竞争,有利于生存;

⑧具有复杂的神经系统和灵敏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进一步集中,提高了神经传导机能,使其有更复杂的行为,发展学习能力,更利于陆栖生活;头部有触角,便于感知空气流动和周围环境,有单眼及复眼,增大视野范围;

⑨既有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排泄器官,增强了新陈代谢的能力; ⑩多种信息素的产生,使种内和种间关系更加复杂; ?繁殖能力强,后代数量多,生长发育周期短;行有性生殖,陆生种类体内受精,很多种类间接发育,有利于种族繁衍;

?具有微小的身体,能够适应多种变化的环境; ?具有拟态和保护色,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