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精品试题-大题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06: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名词解释

1、鼻道窦口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其病理生理学意义是:该部位区域局限的阻塞即可导致相邻鼻窦广泛而严重的病变。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理论基础。

2、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在彻底切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以重建鼻腔 、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为目的来治愈鼻窦炎,并依靠鼻腔、鼻窦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抵御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来防止病变的复发。

3、鼻易出血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称为利特尔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4、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

5、喷嚏反射:当鼻粘膜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发生一系列的发射动作,如腭垂下降、 舌压向软腭等,然后声门突然开放,使气体从鼻腔和口腔急速喷出,借以清除鼻腔中的异物或刺激物。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具体指在每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每次1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指全夜睡眠期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总次数)>5次。低通气指呼吸气流减少50%以上时间超过10秒。

2、咽淋巴内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

3、咽峡:由悬雍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4、喉前庭:声门上区前壁为会厌软骨,两旁为杓会厌皱襞,后为杓状软骨,介于喉入口与室带之间又称喉前庭。

5、咽扁桃体:在鼻腔的后方,颅底至软腭游离缘水平面以上的咽部称鼻咽,在其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称增殖体或咽扁桃体。临床上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属生理性,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淋巴组织,并随年龄而增生,6岁时即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渐退化。

1、耳硬化症:是由于骨迷路发生反复的局限性骨质吸收并被富含血管和细胞的海绵状新骨所替代,继而血管减少,骨质沉着,形成骨质硬化病灶而产生的疾病。病变位于前庭窗引起镫骨固定者称为镫骨耳硬化,病变位于迷路或内耳道,导致听觉感受器或听神经病变者称耳蜗耳硬化。耳硬化的病灶好发部位是前庭窗前区和蜗窗边缘。耳硬化症倾向为一种遗传性疾病(或许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10%的白种成人有耳硬化灶,但其中只有10%的人发生传

音性聋。

2、林纳试验(Rinne test,RT):又称气骨导对比试验,是比较同侧气导和骨导的一种检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动后置于乳突/鼓窦区测其骨导听力,待听不到声音时记录其时间,立即将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侧1cm外,测其气导听力。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表示气导比骨导时间长(AC>BC),称林纳试验阳性(RT“+” )。反之骨导比气导时间长(BC>AC),则称林纳试验阴性(RT“-” )。

3、遗传性聋:遗传性聋是由于基因和染色体异常等缺陷所致的听觉器官发育缺陷而导致的听力障碍。出生时已有听力障碍者称为先天性遗传性聋,出生后某个时期开始出现听力障碍者称为获得性先天性遗传性聋。

4、传导性聋:经空气径路传导的声波,受到外耳道、中耳病变的阻碍,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致使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者称为传导性聋。

5、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的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本病以反复突发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简答题

1、简述鼻窦炎发生的解剖特点。

(1)窦口小,必到狭窄而曲折,易堵塞导致鼻窦通气引流障碍; (2)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腔粘膜炎症常累及鼻窦粘膜;

(3)各窦口彼此比邻,一窦发病可累及其他鼻窦。一般认为前组筛窦炎是累及额窦和上颌窦的主要原因;

(4)各窦自身特点及窦口位置:上颌窦最大,但窦口高,在中鼻道的位置最后、最低,受累机会最多;筛窦唯蜂房状结构,不利于引流,感染的机会相对较多;此外,上颌窦和筛窦发育最早,故儿童期即可患病;额窦虽位置高,窦口低,但因比邻前组筛窦,故也易受累;蝶窦位于各窦之上,且单独开口,故发病机会相对较少。

2、简述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

(1)喷嚏 为反射性动作,呈阵发性发作,从几个、几十个或数十个。

(2)鼻涕 清水样鼻涕一般量很多,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常引起鼻前庭炎和上唇脱皮。

(3)鼻塞 程度轻重不等,季节性鼻炎由于鼻粘膜肿胀,引起鼻塞。

(4)鼻痒 多数患者有鼻痒,这是鼻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特殊感觉。季节性鼻炎尚有眼痒和结膜充血,咽喉痒、腭痒、痒也常发生。 (5)嗅觉减退 因鼻粘膜水肿明显,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 鼻部检查常可见典型的苍白色或灰粉色水肿的粘膜,特别是在下鼻甲尤为显著。鼻道内有大量清水样分泌物以至堵塞鼻道。

3、简述鼻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类。

局部病因 :

(1)外伤

(2)肿瘤 (3)炎症

(4)其他疾病:鼻中隔疾病: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糜烂、溃疡或穿孔是鼻出血常见原因之一;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多为一侧少量血涕。 全身病因:凡可引起动脉压或静脉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疾病均可致。 (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麻疹、疟疾、鼻白喉、伤寒和传染性肝炎等。多

因高热、鼻粘膜剧烈充血、肿胀或发干,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出血多因动脉压升高所致。 (3)血液病:①凝血机制异常的疾病:如血友病、纤维蛋白形成障碍、异常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疾病和大量应用抗凝药物者等。②血小板量或质异常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出血是因毛细血管受损和血液成分改变所致。

(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或钙缺乏。 (5)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等:常致凝血障碍和小血管损伤而出血。 (6)中毒:汞、砷、磷、苯等中毒,可破坏造血功能,长期服用水杨酸药物可减少血内凝血酶原,使凝血机制出现障碍,均易引起鼻出血。

4、简述外鼻静脉回流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外鼻的静脉与动脉伴行,主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经眼上、下静脉回流入海绵窦;向外可经面深静脉入翼静脉丛仍回海绵窦;向下可经面静脉回流入颈内和颈外静脉。临床上将鼻根至两口角的连线所围成的三角称“危险三角”。该区静脉无瓣膜,当外鼻发生疖肿时。如果挤压。感染可经过面静脉、眼静脉至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

1、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脓肿;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 (4)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心肿瘤则应慎重。

2、儿童气管异物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⑴小儿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将较硬食物如花生、豆类、瓜子等嚼碎,加之喉的保护性反向功能亦不健全。当进食此类食物时,若嬉笑、哭闹、跌倒易将食物吸入气管支气管,是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最常见原因。

⑵小儿口含物品(如塑料笔帽、小塑料盖)玩耍时,突然说话、哭笑、跌倒时,可将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用力吸食滑润的食物(如果冻、凉粉等)也可误入气管支气管。 ⑶鼻腔的光滑异物易向后滑而落入气管支气管。家长应针对以上原因加以预防。

3、简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指标有哪些?

在每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每次1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指全夜睡眠期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总次数)>5次。低通气指呼吸气流减少50%以上时间超过10秒。从以上定义可见,OSAS的诊断指标主要有:患者症状和有上、下气道狭窄的因素、7小时中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