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基础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34: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础生态学试题2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答案:D

2.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答案:B

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答案:D

4.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A.保持平静

B.低度干扰 C.中度干扰 D.强度干扰 答案:C

5.一些次生演替的群落复生属()。 A.快速演替 B.中期演替 C.长期演替 D.世纪演替 答案:A 6.前顶极也叫()。 A.后顶极 B.先顶极 C.亚顶极 D.分顶极 答案:B

7.按()划分,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 A.生物类群 B.生物的组织层次 C.生态学的应用 D.生态系统 答案:B

8.生态系统把植物、动物、微生物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

A.功能上的统一性

B.生物学上的一致性

C.都是生物

D.都生活在一起

答案:A

9.植物群落分类中采用双轨制分类系统的是()。

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B.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C.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

D.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体系

答案:A

10.下表是不同群落中高位芽植物生态型的比例,问下列哪组数据是正确的()。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寒带针叶林

A 97.4% 74.3% 52.0% 25.4% B 9.74% 7.43% 5.20% 2.54% C 2.54% 5.20% 7.43% 9.74% D 25.4% 52.0% 74.3% 97.4% 答案:A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

1.层间植物包括藤本植物、_________和寄生植物。 答案:附生植物

2.对生态因子具有较大耐受范围的生物,分布就比较广泛,这些生物称为_________。 答案:广适性生物

3. 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

4.全球生态问题主要是指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_______。 答案:人口问题

5.山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形态。

答案:凸形、凹形、直形

6.确定生物优势度大小的主要指标是_________和密度。

答案:盖度

7.林业上常用______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答案:郁闭度

8.一般来讲,从山顶到坡角,生境朝着________方向发展。

答案:阴暗、潮湿

9. 氮离开生态系统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燃烧、反硝化、流失、淋溶、挥发

10.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水生植物、陆生植物

三、问答与计算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答案:(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分布的总格局。(4)在温度因子中也不仅只平均气温,而是平均气温、节律变温、温差、积温、极端温度的综合作用。

2.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地质学大循环的本质区别及各自特点。

答案:答:(1)本质区别:地球上没有生物时就存在地质学大循环,是仅包含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循环;有生物参与的地质学循环才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包含物理和化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包含有生命活动的过程。(2)各自特点:地质学大循环的特点是速度慢、周期长、范围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点是速度快、周期短、范围小。

3.简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

答案:生物量与生产量的概念是不同的,但常易混淆。(1)生物量强调的是一定时间空间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kg?m-2)。(2)生产力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量的多少(kg?m-2?a-1)。前者表示测定时多年积累的量,后者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一年)生产的量。(3)生物量随时间而逐渐积累,可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而生产力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而表现为有规律的变化。生态系统发展初期可能生产力较高,而生物量不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生产力却极低。由此可见,生物量和生产力之间

存在着一定关系,生产量的大小对生产力有某种影响。当生物量很小时,如树木稀少的林地、鱼量不多的池塘,是没有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这时,生产力就不会高。反之,树木密、鱼太多,则限制了每个个体的发展。这种情况下,生物量很大,但不意味着生产力高。

4.简述生态失调的标志。

答案: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在结构和功能上。⑴生态平衡失调结构上的标志①一级结构受损。②二级结构变化。(2)功能上的标志。①能量流动受阻。②物质循环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