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四年级(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14: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望远镜里的天空

1-1透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触摸和观察,认识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

2.通过实验比较,初步了解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会聚、通过凹透镜会发散。 3.通过实践操作,还能发现用凸透镜看到的字比原来大等其他特点。 4.初步形成良好的交流、记录、评价等技能。 5.知道一些生活中用到透镜的例子。

二.教学设计:

活动一:观察凹、凸透镜的特点? 活动目的:

1. 初步认识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

2. 透过透镜看物体对凸透镜、凹透镜有进一步的探究和发现。 3. 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勤于发现、善于交流。 活动器材:凸透镜、凹透镜

活动二: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的: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知道一些生活中用到透镜的例子。

2. 初步了解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会聚、通过凹透镜会发散。 活动器材:凸透镜、凹透镜、手电筒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凹、凸透镜的特点

学 生 活 动 * 观察:看看摸摸不同的透镜。 * 分类:通过观察,给透镜分类。 * 交流:说说凹透镜、凸透镜的特点。 * 比较:用凸透镜、凹透镜贴近和渐渐远离书本看文字,并记录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 交流:自己的发现。 * 教师要做一个操作流程的示范。 * 学生会有很多发现。比如:凸透镜能“放大”字体、凹透镜则“缩小”字体。学生可能还会看到有时候文字“正立”,有时候“倒立”等等。鼓励学生本着求实的精神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二: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编辑修改-

指 导 要 点 * 让了解教材照片右侧的透镜是侧视图。凹透镜、凸透镜有很多种类。 * 知道不同透镜不同部位的厚薄特点,并知道平时手不能轻易摸透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 活 动 * 交流: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指 导 要 点 * 可以介绍一些发明史。 * 观察:放大镜、望远镜、老花眼镜、显 * 准备一些实物,让学生看看摸摸用用,微镜、投影仪、近视眼镜、照相 机等中用到透镜的部位。 * 实验:让光束射向黑色卡纸,用白色粉 笔画出光斑的大小;让光束透过 并思考这些仪器运用透镜的原因。 * 教材中呈现的是“光束射向黑板”,教 学中可用黑色卡纸替换黑板,可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 凸透镜射向黑色卡纸,用蓝色粉 * 事先拉上窗帘,给学生实验准备一个良 笔画出光斑的大小;让光束透过凹透镜射向黑色卡纸,用红色粉笔画出光斑的大小,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 比较:三个光斑的大小。 * 交流:自己的发现。

板书设计: 透 镜

中间厚,四周薄 中间薄,四周厚

凸透镜 看近处正立、放大; 凹透镜 正立、变小

-可编辑修改-

好的暗环境。并且视学生的实验状况而定,也可以先做一个不加透镜,将光束投向黑色卡纸然后“看看画画”的示范。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此外,也可以演示“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报纸”的实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会聚光束即会聚了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