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的几点教学体会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6:07: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物理的几点教学体会论文

大学物理是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主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经典和近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由于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以及课程本身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原因,致使该课程成为了一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课程。如何才能将该课程讲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把这门课程学好,是广大大学物理课程教师的共同愿望。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讲授这门课的同行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就应该端正学习态度确立较高的学习目标,并且使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只有如此,他们才能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学习的主动性还是学习的兴趣,一方面靠学生自己激发培养。另外,老师的正确引导也会起到重大的作用。比如老师在绪论课中要向学生讲清本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选取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应用实例向学生介绍,再比如在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史,特别是对获物理学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所做的工作及研

究成果方面的介绍,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迎难而上,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很少有预习的习惯,这是致使我国大学生听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课前预习应该得到重视,物理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物理学教材也往往以严密的逻辑结构来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教学中有较多的知识内容需要通过推导演绎的方式来教授。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仅要对已经学过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掌握,而且对正在讲的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如若不然,很容易出现卡壳,从而就将影响听课效果。另外,大学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多,知识梯度大的特点也决定了学生必须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显然是及其重要的,但是学生往往没有预习的习惯,而且也不重视预习。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重视预习。

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必备工具,要想学好这门课,学生对数学中的微分积分思想及运算、矢量分析、数理方程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掌握。但是由于该门课程属于基础课程,开课较早。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中用到的一些数学工具往往在高等数学课上还没有学到。因此,在这门课程进行之前及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花大工夫来给学生补充相关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务必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思想

及方法,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降低学习难度,够理解物理理论的推导过程以及物理理论的相关表述。

多媒体技术有许多优点,目前大学教育基本上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可视化的、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晦涩难懂的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由于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很多教师就一味的使用,整课堂全部用多媒体授课,这样其实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控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比例,不能图简单省事把多媒体一用到底,因为在有些情况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可能比多媒体更适合,比如在讲解一些关键公式的推导过程时,采用多媒体却常常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课时,省去了板书的过程,使讲课速度加快,致使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讲解重要原理、推导重要公式时,宁可多花些时间,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算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了解所用的条件及数学工具,看清演算的过程,而且可以借助教师的肢体语言、声调等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

中学内容少,课时多,教师会给学生上许多习题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对于大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