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08: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

教学内容:

1、欣赏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中的《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

2、认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音画。

教学目标:

1、认知性:通过聆听作品,认识“音画”这种音乐体裁。

2、技能性: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作品,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

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3、体验性: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作品表达的音乐形象和绘画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 要素在表现越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画展?

今天,老师将邀请同学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一会儿,我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一、认识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二、走进作品 1、《漫步主题》

1)课件播放创作背景,介绍漫步主题。

2)聆听漫步主题,提问作曲家的心情是怎样的? 3)音乐知识:变换拍子、复合拍子、混合拍子

4)跟随钢琴伴奏,随老师一起将这段音乐主题进行视谱演唱。 用“beng”模唱,并用手在桌子上模仿脚步。 伴随着漫步主题,我们来到第一副画作面前。 2、《牛车》

1)初听牛车

提问:音乐力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音乐呈现出一部怎样的牛车? 2)复听牛车

用手跟随音乐速度、力度轻拍桌子。

提问:哪种乐器突出体现出这种形象? 牛车比喻了什么?

3、《两个犹太人》

1)创作漫步主题。

告别了牛车,老师远远的看到前面的一副画上有很有意思的两个人,这是怎样的两个人呢?我非常好奇的走过去。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漫步主题?

2)分别聆听胖子和瘦子的主题片段,让学生选择哪个是胖子,哪个是瘦子。根据音乐要素分析两个形象。(速度、力度、音区、演奏乐器)

3)欣赏全乐段,根据音乐想象情境。 4、《基辅大门》

告别了《两个犹太人》,随着漫步主题,我们走到下一幅画面前。

1)一座雄伟的大门巍然屹立于眼前,这时的漫步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演唱呢? 2)欣赏《基辅大门》片段。

A、音乐给我们呈现出一座什么样的大门?用的什么乐器组? B、听,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从哪里传来的?

C、这段音乐中出现了一个我们熟悉的旋律是什么?听这一声声归整有序,有着金属质感的,好像是传来了什么声音? 3)完整欣赏《基辅大门》 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1、刚才我们欣赏了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中的三首音乐作品,请同学们想一想,作曲家都是通过哪些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了不同的画面?(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 2、简介《图画展览会》十个音乐段落。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什么是“音画”?

3、音画: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主要以描绘画面和自然景物为主。 4、课堂小结: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对作品的评价。 礼仪: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