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10: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教学名师, 建成一支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打造教育名城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20XX 〕 67 号),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大精神为指导,以《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XX -2020 )》为依据, 围绕促公平、 提质量的总体要求,以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 以促进城乡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为目标,以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 统筹规划、 加强管理、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目 标任务。 到 2020 年, 专任教师总量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要,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教师准入更加规范, 师资培训质量明显提升,教师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教师队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 “ 双师型” 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达到标准并满足需求。建立 50 个名师工作室, 实现学科全覆盖; 造就100 名在全国、 全省具有影响的专家型名师,培养 XXX名学科带头人、 1000 名市级骨干教师。

二、 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

3 . 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执行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每年实施两次教师资格考试, 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提高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继续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向 “ 国标、 省考”的方式衔接过渡。

4 . 不断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 “ 省考、 县管、 校用” 制度。 机构编制部门负责中小学新招聘教师编制使用计划的审批;教育、 人社部门根据 “ 省考” 有关规定, 落实招聘有关要求,严把教师 “ 入口关 ” 。 建立人才引进 “ 绿色通道” 。 依据市 “ 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 ” ,从国家、 省重点院校直选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吸引免费师范生到我市中小学校任教,合理安排教学岗位。中职学校可在核定编制总额内, 拿出不低于 XX% 的编制数聘用兼职教师,完善面向企业、行业聘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实行购买服务, 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拓宽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师资的补充渠道, 采取公开招聘和从中小学调剂相结合的方式补齐配强教师队伍。

. 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实施 5 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 定期注册不合格或延期未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师工作。 三、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6 . 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开展先进教育理论学习, 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和思想政

治素质, 确保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教师实际困难相结合, 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严格按照《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依法治教、 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7 .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贯彻落实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从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方面, 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 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大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 定期评选师德先进,树立师德典范, 发挥示范作用, 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8 . 创新完善师德监督考核制度。 采取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原则,采用学生评议、 家长评议、 教师互评、 组织考评的办法,定期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存入师德档案, 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年度考核、 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问题 “ 一票否决制 ” 。 严禁公办、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设立 “ 师德师风举报平台 ” 和 “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 , 形成学生、 家长和社会参与的监督体系,对教师从教行为进行监督。 制定在职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惩治办法, 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 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完善督导评估中 对学校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