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时放大镜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3:33: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特别教学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时放大镜

一、填空题

1.在使用放大镜时,既可以________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________不变,手持放大镜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甲);也可以把放大镜移至________,移动________,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乙)。

2.放大镜是____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_,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3.借助________观察到电视机或计算机屏幕画面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组成。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二、判断题

5.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 体。 ( )

6.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 ) 7.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

1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

特别教学版

三、选择题

8.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获得信息较多的是( )。 A. 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多 B. 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多 C. 二者获得的信息一样多

9.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 A. 较清晰的图像 B. 许多点状物质 C. 许多条状物质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有关。

A. 长度 B. 凸度 C. 面积 11.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开发计算机程序 B.观察植物的花 C.修理精密仪器

12.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13.科学探究题

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纸、筷子、一杯清水、一张报纸。

实验过程:①把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子上,用筷子在上面滴一个水滴(直径约5 ram)。

②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滴看报纸上的字。 实验结果:________ 原理:________ 14.简答题

说一说从侧面观赏圆形鱼缸内的鱼时,看到的鱼为什么比实际的鱼大。

2

特别教学版

一、填空题

1.【答案】观察对象;距离;物体;人眼;眼前;物体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物体具有放大功能,人不动,物体和凸透镜距离越远,放大倍数越大。

【分析】对于单纯的凸透镜而言,当大倍数仅仅与凸透镜的凸透倍数有关。 2.【答案】凸;放大

【解析】【解答】放大镜属于凸透镜,能够放大所看到的物体,用凸透镜来观察物体,能够看到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分析】凸透镜对物体有放大功能,两个凸透镜叠加在一起可以制成简易的显微镜。

3.【答案】放大镜;红;绿;蓝

【解析】【解答】电视机屏幕或者计算机屏幕上的颜色极其微小,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够观察得到(毫米距离的)。电视机屏幕的颜色是三基色,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

【分析】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答案】透明;厚;薄

【解析】【解答】放大镜(凸透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间镜片比较厚,两边周围镜片相对而言较薄,这样的镜片可以放大物体,都可以被当作放大镜来进行使用。

【分析】重点掌握放大镜(凸透镜)的物体形态,这是考察的常考点。 二、判断题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人类看清世界的物体主要是依赖眼睛,但是眼睛所能看到的物体有限,一般只能看到以厘米为单位的微小物体,最好的也只有几毫米大小左右,如果想看到原子、分子之类更加细小的物体,需要借助于显微镜的帮助。 【分析】人们用肉眼只能看到昆虫大小般的物体,借助于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或者微生物。 6.【答案】正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