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4:24: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海陆的变迁》

◆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

2、运用地图说明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和世界主要山系及

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 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魏格纳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认识大陆漂移的证据;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海陆变迁的原因;

2、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3、 世界主要山系、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 课前准备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4、地球仪上贴上用橡皮泥贴成的六大板块模型; 5、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

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讲授新课】

复习提问有关大洲大洋的内容,重点是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师:世界上的这些大洲和大洋是一直这样分布的吗?它们曾以怎样的面貌存在过呢?

生: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师:(课件展示)同学们看 “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图和 “荷兰的围海大坝”图,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

生:学生边看边讨论。

师: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变化、人类活动,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展示课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