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胜中学2010-2011年第二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31: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阳胜中学教研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按照我县推进教育全面发展的总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统领教研工作,创新教研方式,深化教研内容,整合教研力量,提升教研水平。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点,切实履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服务三大职能,围绕“课改、科研、常规、质量”几项任务,全面落实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重点,大力推动教师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教研活动,积极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我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围绕一个中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两个强化:强化规范意识,强化质量意识。落实三个重点: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四个提高: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管理效度的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改进教研方式,实现教研效益的提高。

(一)加强新课程实施的指导力度,推进新课程健康有序进行 1、进一步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力求在理论培训、教材分析、问题研讨、课例探究中收到好的效果。各校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资源的使用价值,特别是网络及远程教育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紧紧围绕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教师反思的热难点问题为核心,以全体教师为依托,构建同伴互助的平台,营造优秀教师、教研员“专业引领”的氛围,力争在案例分析中突破,在反思提炼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改进,在互动交流中提升,真正达到促进教师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2、新的一年,教研室将重点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赛讲”活动,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初步打造、锤炼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学科教学规律的高效课堂课例,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交流、研讨与传播,力争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教

1

学能手的作用,加强示范引领,加大交流与合作,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认真落实我县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积极帮助学校充分挖掘本校潜能,根据本校的实际与特色,进一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真正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加大研究、开发、实施的力度,不断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校本课程,及时推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功能显著的校本课程。同时还要在上好上实方面再下功夫,力争把我校的校本课程打造成亮点。

4、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的开发与实施。在上学期初步进行各学校分年级段搜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的基础之上,本学期将加大开发与研究力度,通过召开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掀起学校及广大教师研究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的热潮,力争在本学期各校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内容的选定,之后再印刷装订成册。

(二)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1、抓好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各学校要建立起科学完备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培养培训制度,创造性地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大力开展行动研究、反思研究、案例研究、校际联研等活动。实现四个结合:即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相结合,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个性需求与分层组合相结合,多维解读和课堂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枢纽性地位,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开展“小问题,大研究”。从近、小、实着手,扎扎实实把教研活动开展起来,采取“互动式”、“参与式”、“实践式”教研活动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旋律,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体备课的过程和评课研讨过程要留有详实的记载。特别是校际之间交流活动,每个学校每学期活动两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成果交流,教研室定期举行全市性的现场集体备课活动,学校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并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要找准制约学校(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有重点的确立主导研究课题,加强校际合作,积极组建研究共同体,促进

2

学校均衡发展。本学期继续实行乡镇(区)月教研活动计划网上公开制度。各乡镇(区)要在每个月的25号前,把本乡镇(区)及所辖学校下一个月的教研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日期、活动地点、参加人员范围、研讨内容、研讨形式等),按要求逐一填好后,放在《鹿泉教研网》的“教研活动展示台”上,活动之后还可以主动把活动的过程用文字加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在教研网上,做到活动之前有谋划,活动过程有留影。本学期教研室将启动创建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工作,通过学校申报、联合考评、命名挂牌等步骤,年度末选出1—2所初中学校作为我市本年度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力争点上有突破,基地有成果,面上有收获。

2、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围绕有效教学的实施与研究,特别是在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训练上加强研究。学习先进学校教改经验,继续探索“自主、合作、创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研室作为主导课题,做到面上跟进,点上突破,形成适合不同层次师生需求的教学模式。切实做到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等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引导教师精心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场所,成为预设与生成交融的生态课堂。本学期要求各初中学校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索,力争在试验、总结的基础上,寻找和摸索出适合学校自我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研讨和展示交流、专家评审等程序,确立主攻方向和主导课题,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试验成果。

3、进一步加强立项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在上年度申报省、市、县级课题的基础上,积极针对学案教学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鼓励教师申报课题,使课题研究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定期召开立项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形成阶段性成果,并及时推广。

(三)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优质化 1、强化领导意识。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做到健全机制抓落实,常规工作抓落实,以身作则抓落实;领导要深入课堂和教研组,指导教师研究问题,树立创新意识,优化教学模式。

2、强化目标意识。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