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47: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授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ological measurement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40/3/2.5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8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等 课表(校区/时间/地点/起至周):松山湖校区/周二5-7,7B401/周五5-7,7B301/1-14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职称:谢春晓/讲师 使用教材:廖念钊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最新版 教学参考资料: 重庆大学等校合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中国计量出版社,2012年6月; 李柱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 授课对象(年级/专业):2014机械专业 课程期末考核方式:开卷( ) 闭卷(√) 课程论文( ) 其它( ) 联系电话:13712301605/737978 Email: xiechx@dgut.edu.cn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上课课室课前,课后现场答疑,或电话答疑 编写时间:2016-8-29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在后续课程和机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相互配合的基础理论,掌握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技能。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将来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精炼概括3-5条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1、使学生掌握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公差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2、使学生熟悉有关公差配合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具有对机械零件设计有关公差配合选择应用的能力。

3、使学生熟悉技术测量基础知识,了解主要测量工具的原理和使用, 具有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技术测量的初步能力。

1

四、课程进度表

(一)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1 2-3 4 教学主题 绪论 圆柱结合的互换性 测量技术基础 形状位置公差及检测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 学时 2 6 3 6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互换性与公差的基本概念、意义、分类和应用;零件几何量的误差与公差 孔、轴的公差与配合的(公差与配合选择的原则、基准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 长度测量基本知识;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分类;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本知识;等精度测量及其数据处理。 教学方式 讲授 讲授,课堂练习 讲授,课堂练习 作业安排 作业一 作业二 5-6 1)形状位置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2)形位公差的讲授,课项目、符号及定义;3)形位公差的种类、符号及标注;4)堂练习 形状误差和公差;5)位置误差和公差;6)形位公差原则;7)形位误差的检测。 表面粗糙度代号、标准、标注及其测量。 1)滚动轴承的精度;2)滚动轴承内、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3)滚动轴承与轴和壳体孔的配合及选用;4)滚动轴承与配合件在图样中的标注。 普通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螺纹结合的公差配合及检测;螺纹公差标准;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圆锥结合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1)齿轮传动精度;2)齿轮与齿轮副的公(误)差项目; 3)齿轮与齿轮副误差的检验项目;4)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5)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标注; 讲授,课堂练习 讲授 讲授 讲授 7 3 4 8-9 螺纹、圆锥结9-10 合的差配合及检测 圆柱齿轮的10-11 公差与检测 合计 4 4 32 2

(二)实践教学进程表

周 次 12 13 14 实验项目名称 长度尺寸、表面粗糙度测量、 形位误差及锥度测量 螺纹、圆柱齿轮测量 合计 项目类型 (验证/综合/设计) 综合 综合 综合 重点与难点 长度(内、外尺寸)尺寸测量和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形状误差、位置误差的测量、锥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普通螺纹参数的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的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学时 2 4 2 8 教学 方式 演示、动手测试 演示、动手测试 演示、动手测试 实验课表 (时间/地点) 课表时间/12A304 课表时间/12A304 课表时间/12A3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