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20: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一、旱地、水浇地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1.旱地麦田

(1)趁墒追肥。早春趁墒追肥可有效促弱转壮、提高中后期良好生长和抗旱吸肥能力。对于未施基肥或基肥使用量不足的弱苗田,在返青~拔节前尽早趁墒亩追施尿素4~5公斤。追肥方法有二种:一是返青初期趁土壤返潮之际,行间耧施化肥,这是机播麦区首选方法;二是趁雨追肥。

(2)耙地与镇压。耙地与镇压可切断土壤水分散失通道、弥补裂缝,具有明显保墒增温促早发的效果。可在土壤化冻3~5厘米时,用人工丁字耙或机引耙地农具,顺行耙地;旺苗田、返青前失墒较多麦田、表土喧松且土坷垃较多麦田,返青初期可采取轻磙镇压办法,镇压避免在天寒地冻时进行。

(3)中耕除草。早春耙地或镇压后,结合除草,在起身~拔节初期再进行人工划锄1次。各类麦田都应划锄,划锄具有保墒、除草、松土多重功效,划锄要行间深(2~3厘米)、株边浅(1~2厘米)。

2.水浇地麦田

我区有少部分水浇地冬小麦。头水一般亩灌溉量40~70方,结合灌水、头肥可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水肥条件较好川区有少部分早播旺苗田,要促下控上,头次水肥使用可推迟到拔节期使用。在浇水时间上,注意选在日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的晴天中午浇水。尽量小水细浇,防止大水漫

灌,避免田间积水,出现夜间结冰。水浇地冬小麦一般不进行早春趁墒追肥、顶凌耙地和镇压作业,但也需在起身~拔节初期进行至少1次中耕除草的划锄作业,同时更应重视病虫草害和“倒春寒”的防控。

二、不同苗情分类指导,科学管理

春季肥水管理是调控群体和个体的关键措施,各乡镇一定要因地因苗管理,突出分类指导。

1.旺长麦田。该类麦田冬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该类麦田易遭受早春冻害,群体通风透光不良,后期易倒伏,春季管理应采取以控为主。一般早春化冻前用较重石磙镇压,可控制植株疯长;返青初期,用锄头适当深锄(3厘米左右),切断部分表层根系,促进根系下扎,防止后期根倒发生;起身期喷施矮壮素等化学药剂防倒伏。同时水肥管理上,旱地冬小麦如果没有因为旺长而出现脱肥症状,苗期不追肥。若有脱肥症状,起身~拔节期趁墒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水浇地冬小麦旺长田,一般要将水肥使用时间推迟到拔节期。但已出现发黄脱肥症状的旺长田,可在起身初期结合浅浇水(30~40方/亩),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如无脱肥症状,可在拔节中后期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约8公斤。

2.一类麦田。一类麦田多属于壮苗麦田,也是最理想的苗情,亩茎数60~80万,应促控结合、防止由壮转旺。一般返青期如果墒情较好,早春化冻前用轻型石磙镇压,耙地适当推迟,适当拉长镇压和耙地间隔期。锄地可在返青中期~起身期结合除草进行。同时水肥管理上主张氮肥后移,

适当蹲苗、防止后期脱水脱肥和倒伏。旱地可在拔节初期趁墒在行间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水浇地如果亩茎数在65~70万,可在拔节初期灌水追肥;如果亩茎数在70~80万,则在拔节期中期使用水肥,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

3.二类麦田。二类麦田属基本正常的偏壮苗,一般亩茎数40万~60万,管理上以促为主,巩固冬前分蘖,控制春季无效分蘖。一般在返青初期用轻型石磙镇压提墒、破碎坷垃;镇压后用丁字耙顺行耙地,以增温保墒、弥补裂缝。同时水肥管理上,旱地应在镇压后,趁墒在行间耧播或锄头开沟亩追施尿素8~12公斤;水浇地一般在起身期只使用一次水肥,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4.三类麦田。三类麦田属弱苗田,一般出现在旱薄地、迟播田、秋茬田,亩茎数小于40万。春季田间管理应积极促弱转壮。一般在返青初期用轻型石磙镇压提墒、破碎坷垃;镇压后用丁字耙顺行耙地,以增温保墒、弥补裂缝。也可用锄头浅锄,划锄结合除草,锄地要细匀,不留边、不空行、不压苗。同时水肥管理上,旱地可在镇压后,趁墒采取“一炮轰”的方式在行间耧播或锄头开沟将生育后期所需肥料一次性施入,一般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水浇地追肥可分2次进行,每次亩追施尿素6~8公斤。第一次追肥可利用返浆水在行间耧播追肥,如果墒情不足可在返青中期地化通后进行追肥灌水,第二次追肥在拔节后3~4天结合浇水进行。

三、科学用药,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提早开展病虫调查,特别要做好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