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3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供材料科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胡航 2016-02-30

实验一 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

一、实验内容与目的

1. 了解并掌握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过程并制备Au或Ag纳米颗粒。 2. 了解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概述

化学制备法是制备金属纳米微粒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电镀法、氧化还原法等。其中氧化还原法又包括热分解和辐照分解等。贵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领域的杀菌,物理化学领域的催化等。本实验以金胶为例介绍交替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并以硝酸银在烷基胺中的热分解为例介绍表面活性剂中氧化还原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 1. 胶体金属(Au、Ag)的成核与生长

总的来说,化学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都是让还原剂提供电子给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形成金属原子。如,对于制备胶体金,如果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其反应过程如下:

H2O-HAuCl4 + HOC(CH2)2(CO2)3???Au 粒子+Cl+CO2+HCO2H+CO(CH2)2(CO2)2+...... Δ 2. 硝酸银热分解法制备银纳米粒子

热分解法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原理简单,实验过程易操作。对制备数纳米到数十纳米尺寸范围的纳米颗粒有较大优势。硝酸银在烷基胺中加热搅拌可形成澄清透明溶液。温度上升到150~200 °C时,溶液颜色由浅色到深色快速变化,生成的银纳米颗粒被烷基胺包裹,稳定在溶液中。通过对样品洗涤、离心沉淀,可获得烷基胺包裹的银纳米粒子。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硝酸银,柠檬酸三钠,油胺或十八胺,十八烯(ODE),无水乙醇,配有温度调控和磁力搅拌的油浴加热器,三颈瓶,抽气头,滤膜,温度计套管,10 mL量筒,分析天平,玻璃滴管,离心管,离心机,电热干燥箱 (二)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1

1. 贵金属胶体的制备

(1)对所有所需用的容器用硫酸清洗,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放入干燥箱烘干。

(2)配置0.01%的氯金酸(硝酸银)溶液和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 (3)把50 mL的氯金酸(硝酸银)溶液加热至沸腾后加入1 mL的柠檬酸三钠溶液,再加热5~10 min。

(4)停止加热后把制得的胶体金用过滤薄膜过滤。

(5)重复(3)、(4)步骤制备氯金酸(硝酸银)溶液和柠檬酸三钠溶液体积比为(50:2)~(50:10)的胶体金属。

(6)将制得的胶体金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其吸收光谱。 (7)清洗使用过的仪器,药品放回原处。 2. 硝酸银热分解制备Ag纳米颗粒

(1)对所有所需用的容器用硫酸清洗,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然后用无水乙醇冲洗,放入干燥箱烘干。

(2)称取0.5 g硝酸银,放入三颈瓶。

(3)分表量取ODE5 mL,油胺5mL(或者称取4g十八胺)加入三颈瓶。 (4)三颈瓶连接抽气头通入Ar放入油浴。

(5)在磁力搅拌下,油浴升温到180 °C并保持10 min。

(6)用玻璃滴管取0.5 mL样品放入离心管,加入5mL无水乙醇并振荡使混合均匀以清洗烷基胺。

(7)离心沉淀并重复加入5 mL无水乙醇反复清洗3遍。 (8)把所获得的Ag纳米颗粒分散于甲苯中并测量吸收光谱。

(9)对所用的容器进行清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放入干燥箱烘干后放回原处。

四、思考与讨论

1. 在制备Ag纳米颗粒的过程中,所用容器为什么用去离子水清洗? 2. 制备过程中,Ag纳米颗粒的生长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获得不同尺寸的Ag纳米颗粒?

3. 在分解硝酸银制备纳米颗粒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烷基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