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0:03: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2.视敏度:视敏度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俗称“视力”。

3.感觉统合失调:人体的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大脑不能将来自身体各部的感觉信 息进行充分的加工整理,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便发生了 感觉统合失调。

4.自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的变化并引起因变量 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比如在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惩罚方式、学习 次数、活动方式等方面研究者采取的变革措施。

5.深度知觉: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

觉。

6.儿语:是母亲自发地根据婴儿对母亲话语的反应采取有效的声调。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幼儿想象的普遍特点有哪些?

答:(1)无意想象占据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步发展(2)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

位,创造想象逐步发展(3)想象的极大夸张性与现实合理性。

2.婴儿期的教育原则是什么?

答:(1)发挥婴儿在发展中的主动性

(2)促进婴儿发展的社会化 (3)寓教育于感情之中

(4)细心体察婴儿的认知倾向,启发兴趣 (5)鼓励而不是限制婴儿的活动 (6)教育与生活相融合

3.幼儿神经过程发展有哪些幼儿特点?

答:(1)兴奋过程的增强。兴奋过程的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幼儿每天醒着的时

间不断增加,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2)抑制过程的增强。幼儿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越来越好的控制和比较精确的辨别。(3)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不断加强,但总的来说,幼儿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兴奋过程仍占优势。

3.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1)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5.婴儿分离焦虑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分离焦虑的出现,与提取记忆的能力、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能力、预期可

能在最近发生事件的三方面重要的认知能力有关(2)婴儿是否产生分离焦虑与婴儿和母亲分离时的即时情景有关系(3)婴儿分离焦虑的发生也与婴儿应付情境的能力有关。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答:(1)社会生活环境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 ①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 ②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强化 ③移情 。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的影响、同伴相互作用和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对幼儿来说,由于其认识的局限。特别是容易自我中心地考虑问题,因此,帮助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2.试述多动症儿童与多动儿童的区别?

答:注意力方面的区别;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任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学习困难;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