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7:04: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医系2016执业医师辅导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卷
适用范围: 中医学专业2013级 考试用时:8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
一、A1型题:(70道题,70分)
1.“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最为确切的含义是( )
A.胃实而肠虚 B.肠实而胃虚 C.六腑保持虚实更替 D.传化物而不藏 E.六腑气机通降下行 2.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是一种顺时养生的法则
B.要使人体的阴阳变化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适应 C.对于阳虚阴盛体质者,夏季当用温热药物培补阳气 D.对于阴虚阳亢体质者,夏季当用凉润药物滋补阴气 E.冬病夏治,夏病冬养是该养生原则的体现
3.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肾 4.七冲门的会厌称为( )
A.扉门 B.吸门 C.贲门 D.幽门 E.魄门 5.临床出现自汗、多尿,说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6.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
A.天气 B.地气 C.精气 D.阴阳 E.阳气 7.具有“雍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 )
A.肝 B.脉 C.脾 D.髓 E.三焦 8.主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
A.冲脉 B.带脉 C.督脉
D.阴维脉和阳维脉 E.阴跷脉和阳跷脉 9.化生“天癸”的物质基础是( )
A.肝血 B.肾精 C.脾气 D.肺阴 E.心血 10.关于证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B.病机是证候的外在反映
C.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及发展趋势 D.证候可以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 E.证候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11.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分布部位的不同 B.解剖形态的不同 C.功能特点的不同 D.阴阳属性的不同 E.五行属性的不同
12.风邪伤人,病位游移、行无定处,说明其病邪性质和特征是( ) A.风性善行 B.风性数变 C.风为阳邪 D.风性开泄 E.风性轻扬13.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
A.心脉 B.胸腔 C.全身 D.脉外 E.三焦 14.其循行均起于胞中的经脉是( )
A.任脉、督脉、带脉 B.阴维脉、阳跷脉 C.阳维脉、阳跷脉 D.冲脉、任脉、督脉 E.任脉、冲脉、带脉 15.其性燔灼趋上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16.“胃之关”指的是( )
A.贲门 B.幽门 C.阑门 D.大肠 E.肾 17.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8.五行中,土的所不胜之行是( )
A.火 B.水 C.土 D.木 E.金
19.气机升降之枢指的是( )
A.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B.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C.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D.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E.肺气宣发,又主肃降 20.心病及肺的五行传变是( )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2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肾经下交的经脉是( )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阳明胃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手厥阴心包经 22.观察“虚里”变化,以了解其盛衰的是(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23.感邪后某一部位病证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病症的发病类型是( ) A.感邪即发 B.徐发 C.继发 D.合病 E.并病 24.属于“子病犯母”的脏病传变是( )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肝病及肺25.寒邪致病,多发作疼痛的主要原因是( )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性收引,气机收敛 C.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D.寒客肌表,卫阳被郁 E.寒性凝滞,气血阻滞不通 26.具有主通明生理特性的脏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7.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外向内的顺序是( )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厥阴、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 E.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28.《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善病胸胁”的季节是( )
A.春季 B.仲夏 C.长夏 D.秋季 E.冬季 29.对“满而不实”理解正确的是( )
A.精气充满且流通布散 B.形态中空且传化水谷 C.形态中空且贮藏精气 D.水谷充满且化生精气 E.形态充实不传化水谷 30.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 )
A.火旺体质 B.痰湿体质 C.心气虚体质 D.脾气虚体质 E.肝郁体质 31.以下脏腑中,多见气血两虚病变的是( )
A.心与肺 B.心与肾 C.心与脾 D.脾与胃 E.肺与肝 32.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的主要原因是( ) A.暑多夹湿,气滞湿阻 B.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 C.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D.暑性炎热,阳热内盛 E.暑性升散,易扰心神 33.“中焦如沤”比喻的是( )
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D.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 E.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34.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 )
A.呼、笑、哭、呻、歌 B.筋、脉、肉、皮、骨 C.青、赤、黄、白、黑 D.角、徵、宫、商、羽 E.酸、苦、甘、辛、咸
35.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的症状是( )
A.腰酸腿软,精神萎靡 B.气少力衰,神疲体倦 C.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 D.动则心悸,气喘汗出 E.眩晕耳鸣,性机能减退
36.与血液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
A.心脾肝肾 B.心脾肝肺 C.心肝肺肾 D.脾肺肾肝 E.心脾肺肾
37.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 )
A.目外眦 B.鼻根部 C.小指端 D.目内眦 E.胸中 38.《素问?厥论》所谓“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9.十二经中,“绕阴器”的经脉是( )
A.心经 B.肾经 C.肝经 D.膀胱经 E.胆经 40.五志所胜,喜所胜的是( )
A.思 B.怒 C.悲 D.恐 E.惊 41.痰饮流注于经络,则可见( )
A.肢体麻木 B.恶心呕吐 C.胸闷心痛 D.胸闷气喘 E.胸胁胀满42.“利小便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 A.肾司二便,故利小便即可以实大便 B.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二便相关 C.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 D.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 E.利小便的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 43.“通调水道”依赖于( )
A.肺主司一身之气 B.肺司呼吸之气 C.肺朝百脉 D.肺主治节 E.肺气宣发肃降 44.瘀血引起的崩漏,治疗宜选用的治法是( )
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补气摄血 D.清热凉血 E.热者寒之45.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及子宫下垂临床上均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以下说法最为恰当的是( )
A.因人制宜 B.同病异治 C.异病同治 D.审因论证 E.辨证论治46.肺之“门户”是( )
A.鼻 B.口 C.喉 D.皮毛 E.玄府 47.“阴中求阳”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
A.阴虚 B.阳虚 C.阴盛 D.阳盛 E.阴阳两虚
48.与女子胞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
A.心、肝、脾、肺、冲脉、督脉 B.心、肺、肝、肾、冲脉、带脉 C.心、肝、脾、肾、冲脉、督脉 D.心、肺、脾、冲脉、带脉、任脉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49.以下属于“体征”的是( )
A.头痛 B.胸闷 C.恶心欲吐 D.恶寒 E.脉沉迟 50.称脾为“后天之本”的原因是( )
A.脾主运化 B. 脾主升清 C.脾主肌肉 D.脾主统血 E.脾主四肢 51.依据标本划分,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B.病因为标,症状为本 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E.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
52.“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所体现是阴阳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自和 E.阴阳转化 53.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 D.助心行血 E.呼出浊气 54.属于从治的是( )
A.治热以寒 B.寒者热之 C.阳病治阴 D.用热远热 E.以通治通 55.任脉循行的终点是( )
A.目内侧 B.目眶下 C.口唇 D.上唇系带 E.下唇 56.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是( )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阴阳交感 D.消长转化 E.阴阳自和 57.下列属于疾病基本病机的是( )
A.经络病机 B.脏腑病机 C.六淫病机 D.阴阳失调病机 E.内生五邪病机 58.下列选项属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